卷四十一 山西三

作者:
◇平阳府东至潞安府三百九十里,东南至泽州四百十里,南至黄河二百六十五里,又渡河至河南之陕州一百二十里,西至黄河三百十里,又渡河西北至陕西延安府二百七十里,北至汾州府三百九十里,东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。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九十里,至江南江宁府二千四百里,至京师一千八百里。
《禹贡》冀州地,即尧舜之都,所谓平阳也《世纪》云:其地在平水之阳而名。春秋属晋。战国属魏。秦为河东郡地。两汉因之。三国魏始置平阳郡。晋因之。永嘉三年,刘渊字元海僭号,建都于此。其后石赵慕容燕及苻、姚之徒,相继有其地。后魏亦为平阳郡,兼置东雍州。太和中罢。孝昌中,改置唐州。建义元年,又改晋州魏收《志》:真君四年,置东雍州。太和十八年罢。孝昌中置唐州,建义初改晋州,后又置总管府于此。东魏、北齐皆为重镇。后周亦曰晋州。隋初改平阳郡为平河郡以阳与杨同音也,三年废郡,而州如故。炀帝改州为临汾郡。义宁二年,复曰平阳郡。唐武德元年,复曰晋州。天宝初,亦曰平阳郡。干元初复故。五代梁置定昌军节度开平三年,分护国节度置,兼领绛、沁二州,寻又改为建宁军。后唐同光元年,曰建雄军。宋仍为晋州亦曰平阳郡建雄军节度。政和六年,升为平阳府。金因之河东南路置于此。元曰平阳路。大德九年,改为晋宁路。明初复曰平阳府,领州六、县二十八。
府东连上党,西界黄河,南通汴、洛,北阻晋阳。宰孔所云景、霍以为城景,太也,谓霍山,汾、河、涑、浍以为渊,而子犯所谓表里河山者也。战国时,魏有其地。秦商鞅言于孝公曰:秦之与魏,譬若人有腹心之疾,非魏并秦,秦即并魏。何者?魏居岭厄之西,都安邑,而独擅山东之利。利则西侵秦,病则东收地。魏必东徙,然后秦据河山之固,东向以制诸侯矣。秦、汉以降,河东多事,平阳尝为战地。曹魏置郡于此,襟带河、汾,翼蔽关、洛,推为雄胜。杜畿云:平阳枕山带河,天下要地。是也。晋室之乱,刘渊窃据其地,纵横肆掠,毒被中原。迄于五胡迭兴,索头继起,平阳居必争之会,未有免于锋镝者也。及周、齐相争,平阳如射的。然齐卢叔虎尝谓其主演曰:今宜立重镇于平阳,与彼蒲州相对,深沟高垒,运粮积甲,彼闭关不出,则稍蚕食其河东地,使日穷蹙。彼若出兵,非十万以上,不足为我敌也。其后周主邕伐齐,乃曰:前出河外先是周主伐齐,出河阳,攻拔其南城,故云,直为拊背,未扼其喉,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,镇摄要重,今先克之。鼓行而东,足以穷其巢穴矣。及晋州拔齐,遂不可复固。唐起义师,亦先入临汾,及西指关中。柳宗元曰:晋之故封,太行倚之,首阳起之,黄河迤之,大陆靡之大陆,在今直隶巨鹿县境,盖约言封域所届也。盖地大力强,所以制关中之肘腋,临河南之肩背者,常在平阳也。朱温争河中,先取晋、绛,克用遂不能与抗。刘知远自河东定汴、洛,亦自晋、陕而东。及女真、蒙古之祸,平阳皆先受其毒,而后及于关、洛。夫平阳之形胜,顾可忽乎哉?临汾县附郭。古平阳也,相传即尧所都。春秋为晋邑。昭二十八年,魏献子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,赵朝为平阳大夫,是也。其后韩贞子居此。汉为平阳县,属河东郡。高帝封功臣曹参为侯邑。昭帝时,度辽将军范明友亦封平阳侯。后汉仍为平阳县。曹魏置平阳郡治焉。晋因之。后魏为晋州治。隋改县曰临汾。大业三年,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属平阳郡。唐武德元年,郡废,属晋州。后因而不改。《城邑考》:今城,明初因旧城增筑。景泰初增修,周十二里有奇,有门四。正德七年,筑东郭新城,周六里有奇,凡三面为门六。今编户一百五十二里。
○平阳城府西南二十里,故尧都也。汉置县。应劭曰:平阳在平河之阳而名。后汉亦为县治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高梁邑,又南经白马城,西经平阳郡治,又南经平阳县故城东,又南与平水合。东自狐谷亭,又东径平阳城南,又东入汾。平阳城,今在汾水西也。一名刘渊城。相传渊筑此城,自蒲子徙都之。或曰:永嘉三年,刘渊徙平阳,自谓尧后,而平阳城亦曰尧城,因都于此,改诸城门皆因洛阳门名。是渊所都即平阳城矣。《括地志》:今晋州城因平阳城东南为之。《通典》又云:临汾县有古尧城。《郡志》云:刘渊城,今名金店。其地皆在今郡城西。意故城阔远,刘渊城即平阳旧壤矣。
高梁城《括地志》:在临汾东北三十七里,晋邑也。《春秋》:僖九年,晋乱,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晋,及高梁而还。又僖二十四年,晋文公刺公子圉于高梁。《竹书纪年》:晋出公二十年,晋荀瑶城高梁。汉高二十年,封郦食其子疥为高梁侯,邑于此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杨县又西南过高梁邑西,故高梁氏之墟也。宇文周建德五年,齐主高围平阳,周主邕自将救之,高阿那肱以周师大集,议坚壁勿战,却守高梁桥。既而两军合战,齐主奔高梁桥,遂北走。桥盖以故城名也。《郡志》:今其地名程王里,亦曰梁墟。武遂城在府南。战国时韩邑。《史记》:楚怀王二十年,昭睢曰:秦破韩宜阳,而韩犹事秦者,以先王墓在平阳,而秦之武遂去之七十里也。《韩世家》:襄王六年,秦复与我武遂。九年,秦复取我武遂。十六年,秦与我河外及武遂。王六年,与秦武遂地二百里。又《秦纪》:武王四年,涉河城武遂。《年表》:昭王十一年,以武遂复归韩。即此。○西平城,在府西北四十里。晋永嘉五年,刘聪据晋阳,以其子骥为征西将军,筑西平城居之。建兴元年,并州牧刘琨伐汉,遣监军韩据德自西河而南,将攻西平,聪益军守之。是也。
柴壁城在府西南六十里汾水上,旧为戍守处。晋元兴初,姚秦拔魏干壁,魏主驰救,围攻秦将姚平于柴壁,秦主兴将兵救之,将据天渡运粮以馈平,魏博士李光曰:兵法高者为敌所栖,卑者为敌所囚,今秦皆犯之,宜及兴未至,遣奇兵先据天渡、柴壁,可不战取也。因筑重围以绝内外,遂克之。胡氏曰:柴壁在汾东,天渡盖汾津之名,在汾水西岸,今太平县子奇垒与此接界,或以为即柴壁云。○白马城,在府东北二十里。魏收《志》:晋州治白马城,贞观六年,移治平阳古城,即今治是也。
○姑射山府西二十五里,有姑射、莲花二洞,其南面支阜曰平山,平水出焉。其西北为分水岭,西接蒲县界,旧有关,今革。又石孔山,在府西三十五里,当姑射山前,九孔相通,深不可测。
漫天岭府东北五十里。与浮山县东南之龙角山相接,山势回远,因名。
○汾水在府城西二里。自汾州府南流,历灵石、赵城、洪洞等县流经此,又南入襄陵县界。周威烈王时,韩康子都平阳,从智伯伐赵,决晋水灌晋阳。智伯曰: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。魏桓子时韩康子履桓子之跗,以汾水可以灌平阳,绛水可以灌安邑也。旧《史》云:汾水可以灌安邑,绛水可以灌平阳,乃文误耳。后汉建安七年,袁尚遣郭援入河东,与并州刺史高及南匈奴攻略城邑,曹操使钟繇围南单于于平阳,未拔,而郭援自河东驰至,众惧。繇曰:援若度汾为营,及其未济击之,可大克也。援果径前渡汾,济未半,击破之。晋元兴元年,姚兴引兵救柴壁,将据天渡,魏人为浮梁渡汾西,筑围拒之。兴至,屯汾西,凭壑为垒,束柏材从汾上流纵之,欲以毁浮桥,魏人钩取为薪蒸,兴计无所出,柴壁遂陷。后周建德五年,周主攻齐晋州军于汾曲。胡氏曰:汾曲在平阳南,今汾水上有西桥、加泉、吴村等渡,皆东去城二三里。余详大川汾水。平水在府西南。源出平山,流至城西五里,汇为平湖。又南流至襄陵城北,东入于汾,居民皆引以溉田。一名晋水。○涝水,在府城北。源出浮山县北乌岭山,流入境,一名高河,或谓之长寿河,西流入汾。洪武十一年,知府徐铎引入城为二池,以供民汲,曰永利池。
水在府城东。源出浮山县东南龙角山,西北流入境,合高梁水。又西北会涝水入汾。《唐志》:临汾东北十里有高梁堰,武德中,引高梁水入百金泊以溉田。贞观十三年,为水所败。永徽二年,刺史李宽自城东二十五里夏柴堰引水溉田,令陶善鼎复治百金泊,亦引水溉田。干封三年,堰坏,乃西引晋水。晋水即平水也。百金泊,在今城东南二十里。○夏池水,在府西南三十里,合流晋水入汾。又天井水,在府北五十里,南流入汾。《志》云:晋将曹穘袭击刘曜将卜休于此。
○匈奴堡旧《志》:在府西南七十里,匈奴种人尝保聚于此,因名。姚秦时为戍守处。晋义熙十一年,并州胡叛秦入平阳,推匈奴曹宏为单于,攻秦将姚成都于匈奴堡,姚懿自蒲坂讨擒之。十二年,姚懿以蒲坂叛,欲运匈奴堡谷以给镇人,姚成都拒之,懿遣将攻成都,为成都所擒。十三年,刘豫伐秦,檀道济等渡河攻蒲坂,遣别将攻匈奴堡,为成都所败。今堙。又府东北旧有冷泉关,今亦堙废。
狐谷亭在府西南。《春秋》:僖十六年,狄侵晋,取狐厨、受铎、涉汾及昆都,因晋败也。杜预曰:平阳临汾西北有狐谷亭,即晋之狐厨邑。预所谓临汾,今绛州也。又府南有昆都聚,时晋惠公为秦所败也。○尧祠,在城南五里。旧《志》云:在城东十里平原上,以尧尝都此也。朱梁开平三年,晋兵攻晋州,大掠至尧祠而去,即此。
襄陵县府西南三十里。南至太平县六十里,东至浮山县百十五里,东南至翌城县百里,至乡宁县百五十里。春秋时,晋大夫食邑也。汉置襄陵县,属河东郡。应劭曰:县西北有晋襄公陵,因名。后汉因之。魏属平阳郡。晋及后魏因之。高齐移禽昌县治此,以襄陵并入。隋初郡废,县属晋州。大业二年,复曰襄陵县。唐因之,仍属晋州。元和十四年,改隶绛州。太和初,复改为河中府。唐末复故。五代晋又改属绛州,寻属河中府。宋还属晋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七十二里。
○襄陵旧城在县东二十五里,县本治此。应劭曰:襄陵在县西北。师古曰:有晋襄公陵,因以名县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平阳,又南经襄陵故城西。《括地志》:襄陵故城在临汾东南三十五里,是也。《晋·地道记》曰:晋武公自曲沃徙此。晋大兴初,平阳乱,石勒西击靳准,据襄陵北原。永和十二年,姚襄为桓温所败,自洛阳奔平阳,进据襄陵。太元十一年,苻丕自晋阳南屯平阳,与慕容永战于襄陵,大败。后魏主焘神初,擒赫连昌,析襄陵东北置禽昌县,并置禽昌郡。真君二年,郡废,县属平阳郡。后齐移治襄陵,因改襄陵曰禽昌。隋复为襄陵,皆治此。唐移治于汾水西,在今县西南十里,地名宿水店。宋天圣初,徙治晋桥店,即今县也。《一统志》:禽昌城在洪洞县东南二十四里,或谓之白马城。又有城,在县东南二十里,其东面圮于水,余三面尚存遗址,或曰即故襄陵城矣。
干壁城在县东南,亦曰干城。晋元兴初,魏主与后秦有隙,命并州诸部积谷于平阳之干壁以备秦,既而姚兴遣军攻干壁,拔之。魏收《志》:禽昌县有干城,即干壁矣。
○三磴山在县西南十五里,山长九十余里。其形三层,山之北有龙斗峪。又焦石山,在县南十五里,亦曰焦石岭。○崇山,在县东南四十里,一名卧龙山,顶有塔,俗名大尖山。山之西峤,亦曰卧龙冈。东南接曲沃翼城,北接临汾浮山,皆谓之分水岭,南北连亘,长二十余里。
○汾河在城东。自临汾县流入境,又南入太平县界。○晋水,在城北,即平水也。亦自临汾县流入界,引流为中渠、横渠,又为李郭、高石二渠,分溉民田,下流东入于汾。又三交水,在县东二十里,源出崇山,合诸溪水西流入汾。灰泉在县北二里。又县西南十五里有丹朱泉。又西南十里有娥、英二泉。俱引流溉田,下流注于汾河。
○太平关在县南三十五里。又南至太平县二十五里。旧名故关镇。《宋志》:县有雕掌、豹尾二寨,今废。
洪洞县在府北五十五里。东至岳阳县五十五里,东南至浮山县八十里,西至蒲县百三十里,北至霍州八十里。春秋时杨国,晋灭之为杨邑。汉置杨县,属河东郡。魏属平阳郡。晋因之。后魏改属永安郡。隋属晋州。炀帝时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改为洪洞县。唐因之。今城周六里有奇,编户九十一里。
○杨城在县东南十八里,春秋时故国治此。伯侨自晋归周,封于杨。晋灭杨,以赐羊舌。昭二十八年,羊舌氏灭,魏献子使僚安为杨氏大夫。是也。《寰宇记》:杨城在范东村,一名危城,晋叔向所筑。又高梁城,杜预云:杨城东南有高梁亭,在平阳县西,即临汾之高梁城矣。《后汉志》引《地道记》云:梁城去县五十里,叔向是也。洪洞城在县北六里。东魏、北齐置镇于此。西魏大统三年,宇文泰军于蒲坂,略定汾、绛。东魏行晋州事,封祖业弃城走,薛修义追至洪洞,说之还守,不从,修义遂还据晋州,拒却魏师。姚勖《序行记》:周建德五年,从行讨齐师,次洪洞,百雉相临,四周重复,控险据要,城主张元静率所部肉袒军门请降。《北史》:周主邕攻拔晋州,宇文宪自雀鼠攻拔洪洞。是也。隋末,因改杨县曰洪洞。唐大顺初,遣张等伐河东,军于晋州,李克用遣李存孝营赵城,薛志勤等营于洪洞,即今县矣。
西河废县在县西南三十里。后魏孝昌三年,侨置西河郡,治永安县。隋开皇初,郡废,改县曰西河,属晋州。大业初,县废。唐武德中,复析洪洞,置西河县,仍属晋州。贞观十七年,省入临汾。
○九箕山在县东十五里。厥状类箕,南向有九,一名上山。《志》云:县北有玉峰山,自九箕而来,西临汾水。又英山,在县西南,其东南与姑射山相接。○娄山,在县西三十里,北接赵城县之罗定镇。又县城南有洪崖,高逾百尺,东西袤五十里,涧水出焉,流入于汾。又西南有宝崖,四壁孤绝,北俯汾河。
○汾河在县西二里。自赵城县流入境,又南入临汾县界。《志》云:县南有通利渠,又有众利渠,皆导汾水至临汾县北,溉田各数千顷。○华池泉,在县东十里。县西二十里有普济泉。又南有普润泉。县东南二十五里,又有深泉、宝泉。其相近者,又有双泉及无底泉,俱引流溉田,而注于汾。
○普润驿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正统十年建。
浮山县在府东九十里。北至岳阳县四十里,东至泽州沁水县百二十五里,南至翼城县七十五里,西南至太平县百三十里。本汉襄陵县地。高齐省入禽昌,隋复置。唐武德二年,析置浮山县,属晋州。四年,改曰神山。宋因之。金大定七年,复曰浮山。兴定四年,更名忠孝。元仍曰浮山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七里。
○郭城在县南一十里,故戍守处也。魏收《志》:禽昌县有郭城,其城三面险绝,惟东面平坦,即此。《志》云:浮山县旧治郭城,五代唐自郭城移于今治,一名丹朱邑,中有丹朱饮马泉云。
○龙角山在县南三十五里。两峰对峙,旧名羊角山,唐武德中改今名。其东南峰有珍珠洞,又有华池。山之南麓跨翼城县界。○浮山,在县西南六十里,相传洪水时,此山随水消长也,县因以名。又县东八里有南尧山,县东北二十里有北尧山,山上皆有尧祠。黑山在县北四十里。一名牛首山,又名乌岭,涝水出焉。○秦王岭,在县东北四十里。旧《志》:唐太宗南破宋老生,从霍山潜行至此,以扼前锋,后人因呼为秦王岭。○涝水在县北。源出乌岭,亦名黑水。旁有小涧沟,合流而入临汾县界。又水,在县东南十五里,源出龙角山西北,亦入临汾县界,下流俱注于汾水。
○平宁里在县东十里。东汉初,绝永安集河东,破青犊贼,报功于此,因名。
鬼门关在县东,出泽州之险道。
赵城县在府北九十里。东北至霍州五十里,西北至汾西县九十里,东南至浮山县百五里,东至岳阳县七十里。周穆王封造父之地,即厉王所奔之处。春秋时,赵简子居此。汉为彘县地,属河东郡。后汉阳嘉三年,更名永安,郡不改。后魏太武帝废,宣帝复置。隋为霍邑县地,义宁初,始析置赵城县,属霍山郡。唐武德元年,郡废,属吕州。贞观十七年,改属晋州。宋熙宁五年省,元丰三年复置。政和二年,升为庆祚军。金复为赵城县。元改属霍州。明洪武三年,改今属。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三十七里。
○故赵城县南三十五里。相传造父始封此,即赵简子之邑也。《志》云:今县东北三里有赵简子城,隋置县于此。唐麟德初徙县于今治。今故城遗址尚存。○霍山县东北十五里。北跨霍州灵石县界,东抵沁源县界,古冀州之镇也。今详见名山霍山。○罗云山,在县西四十里。山高耸,尝有云气舒布于其上,一名七佛峡。○汾河在县西。自霍州流入界,又南入洪洞县境。
霍渠在县东南四十里,即霍山之水也。唐贞元中,引流分二渠,名曰北霍、南霍。其北渠分三道,专溉赵城境内之田。南渠分五道,兼溉洪洞境内之田,凡九百有余顷。下流注于汾水。又有大泽渠,在县东北二十里,源亦出霍山。元中统四年,引渠灌田十余顷,西入于汾,俗呼为清水渠。
太平县在府西南九十里。东至翼城县百十里,东南至曲沃县八十里,南至绛州五十五里,西北至乡宁县百六十里。汉临汾县,属河东郡。后魏真君七年,析置泰平县,属平阳郡。后周讳泰,改曰太平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晋州。十年,属绛州。唐、宋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五十四里。
○太平城在今县北。《志》云:后魏置泰平县,在今县北二十五里太平关,今关亦名故镇,以此也。隋尝移治于关东北,唐初复还旧治。贞观七年,移县于敬德堡。堡即今县矣。
临汾城在县南二十五里。亦曰汾城。秦昭襄王五十年,发卒军汾城旁,即此。汉置临汾县,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。后魏真君七年,并入太平县。太和十一年,复置。后齐县废。隋改平阳曰临汾,而故城遂墟。《括地志》:临汾故城,在绛州东北三十五里。盖境相接也。○汾阳山县南十里。以汾水经其南而名。
○汾水县东三十里。自襄陵县流入境,又西南入绛州境。其渡口曰临汾渡,县境诸小水皆流汇焉。○雷鸣水,《志》云:有二,一出县西北十五里之蔚村,一出县西二十五里之西侯村,俱东流注于汾。又有源泉,在县东北二十五里,潜流地中,而东南出,引渠溉田,下流入汾。
○子奇垒在县东三十里。子奇,后秦主姚兴弟姚平之字也。兴使与狄伯支等将步骑四万伐魏,攻平阳,拔之,遂据柴壁。魏军大至,绝汾水以断粮援,平大败,将麾下三十骑赴汾水而死。今此垒西临汾水,垒侧有柴村,亦曰柴庄,盖即柴壁云。○白波垒,在县东南三十里。后汉末,黄巾余党郭大于汾西白波谷筑垒寇太原,即此。今名永固村。
岳阳县在府东北九十里。东北至沁州沁源县百九十里,西南至洪洞县五十五里,西至赵城县七十里,西北至霍州百十里。汉彘县及上党郡谷远、猗氏三县地。后魏建宁元年,置安泽县,属义宁郡。隋开皇十六年,属沁州。大业二年,改曰岳阳县。十二年,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属平阳郡。唐属晋州。宋因之。元省,寻复置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十八里。
○冀氏城在县东南百二十里。汉猗氏县,属上党郡。后魏建义元年,析禽昌、襄陵地,改置冀氏县,兼置冀氏郡治焉。高齐郡废。隋属晋州。唐因之。会昌三年,刘稹以泽、潞畔,河中帅陈夷行以兵守翼城及冀氏,既又诏晋、绛行营帅石雄自冀氏取潞州,仍分兵屯翼城,以备侵轶,是也。宋仍曰冀氏县。元至元三年,省入岳阳。明年,以冀氏当东西驿路之要,复置县,以岳阳并入。寻复置岳阳,而冀氏县废。今名冀氏里。又有合阳城,在县南,亦后魏末置,属冀氏郡,高齐省入冀氏。
和川城在县东北十里。后魏建宁初,分禽昌地置义宁县,属义宁郡。隋初郡废,县改曰和川,属沁州。大业初废。义宁初,复分沁源县置,属沁州。唐因之。宋改属晋州。熙宁五年,省入冀氏县。元初,复置。金因之。元省入岳阳。今名和川里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九十里有故唐城,相传尧都故址。
○凤凰山在县北五十里。顶有风洞,有泉二道,流出其中。一名露岩山。○刁黄岭,在县东百九十里。又东至潞安府长子县五十里,岭长二十里,高八里。今详长子县。
千亩原县东北九十里。《左传》:桓二年,晋穆侯夫人生太子,命之曰仇,其弟以千亩之战生,命之曰成师。盖晋侯尝破狄于是原也,今原下为沁水所经。
○沁水在县东百十里。自沁州沁源县流入界。县东南有蔺水,出县北八十里保丰村,南流合焉。又东南流入泽州,下流至河南武陟县入大河。今详大川沁水。大涧水在县北。《志》云:涧水有二源,一出县北安吉岭,一出县西北金堆里,俱西南流入洪洞县界,引渠溉田,下流注于汾水。又县南有赤壁水,西北流,合于涧水。一名通军水。《志》云:赤壁水出赵城县霍山南,西南流二十里,至县西漏崖入地中,过南三十里,复出而合涧水。又县东北二十五里有下冶泉,出西山石崖下,经下冶村,亦流合涧水入汾。洪武七年,引渠至城东溉田。○八十里川,在县东百六十里,源出长子县发鸠山,西南流入境,合于沁水。其川长八十里,因名。
○东池堡县南三十里,周一里,北面临崖。《志》云:隋大业初,县尝移治于此。○赤壁,在县西一里,亦曰赤壁城,亦壁水经其下。《志》云:晋大兴初,刘曜自长安讨靳准军,至赤壁,即此。恐误。
曲沃县在府南百二十里。东至翼城县五十五里,西至绛州五十六里,南至绛县六十里,西南至闻喜县九十五里。晋新田之地。汉为河东郡绛县地。后汉为绛邑县。晋属平阳郡。后魏太和十一年,改置曲沃县,属正平郡。周明帝移治乐昌城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绛州。唐、宋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六十八里。○绛城县西南二里。一名新田城。《左传》:成六年,晋人谋去故绛,徙居新田。是也。汉于南境置绛县,此仍谓之绛城,俗又讹为王官城。后魏为曲沃县地。《志》云:魏初置县于绛山北,后周移治乐昌堡,在今县南七里,亦曰乐昌城。隋又移治绛邑故城北,即今县也。○桐乡城,在县西南四十五里,接闻喜县界。汉武元鼎六年,将幸缑氏,至左邑桐乡,闻南越破,因置闻喜县。或曰:桐乡城在今闻喜县西南八里。《一统志》:今闻喜县即故桐乡城,皆误也。陉庭城在县东,与翼城县接界。《左传》:桓二年,翼哀侯侵陉庭之田,陉庭南鄙启曲沃伐翼。三年,曲沃武公伐翼,次于陉庭,逐翼侯于汾、隰,获之。杜预曰:汾隰,汾水之边也,亦谓之荧庭。襄二十三年,齐侯伐晋,取朝歌,为二队,入孟门,登太行,张武军于荧庭,即陉庭矣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哀侯八年,侵陉庭,陉庭与曲沃武公谋。九年,伐晋于汾旁。贾逵曰:陉庭,翼南鄙之邑,亦谓之陉城。又《韩世家》:桓惠王九年,秦拔我陉城汾旁。张氏曰:陉城在汾水旁。似误。盖谓自陉城以至汾水旁地。
○乔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。山高五里,长二十余里,接襄陵县界,形势陡峻。其西麓有梦感泉,齐主高纬围平阳,恐周师猝至,于城南穿堑,自乔山属于汾水。纬大出兵,陈于堑北。即此。○紫金山,在县南十三里,产铜。山半有泉,下注悬崖,冬则凝而成冰,一名冰岩。山下又有龙底泉,《开山图》谓之绛山。
蒙坑在县东北五十里,西与乔山相接。晋元兴初,魏主围柴壁,安同曰:汾东有蒙坑,东西三百余里,蹊径不通。姚兴来,必从汾西直临柴壁。如此,便声势相接,不如为浮梁渡汾西,筑围以拒之,虏无所施其智力矣。从之,大败后秦主兴于蒙坑之南。五代梁开平三年,晋将周德威将兵出阴地关,攻晋州,梁将杨师厚自绛州驰救,周德威以骑兵扼蒙坑之险,师厚击破之,德威乃解围去。周广顺元年,北汉主引契丹兵围晋州,周将王峻自绛州驰救。晋州南有蒙坑,最险要,峻忧北汉兵据之,闻前锋已渡,喜曰:吾事济矣。北汉主闻峻至蒙坑,遁去。今乔山以北,自西而东,山蹊斜结,即蒙坑矣。
○汾水在县西三十五里。自太平县南流经县界,折而西入绛州境。
浍水在县南五里。《志》云:浍河源有二,一出翼城县之乌岭山,西流入县境。一出绛县东北大交镇东,亦西北流入县境,又西入绛州界,注于汾水。《左传》:成六年,晋人谋迁新田,谓有汾、浍以流其恶者也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懿侯九年,魏败我浍。或谓之少水。《左传》:襄二十三年,齐侯伐晋,戍郫邵,封少水。盖封尸为京观于浍水之旁也。郫邵,见垣曲县。
济溪在县南七里。源出紫金山麓,澄澈细流,民引以溉园圃,北入浍河。又有合水,在县北二十五里,出两崖间,合而成流,因名,西流入汾县南。又有金沟水,居民亦引流溉田,流入浍河。又新绛渠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唐永徽元年,县令崔翳引古堆水溉田,凡百余顷,今堙。○龙泉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,一名温泉,亦有灌溉之利。○祁宫在县西南四十九里。《春秋》:昭八年,叔弓如晋,贺祁也。又晋作祁宫,而诸侯叛。杜预曰:宫在绛西四十里,临汾水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西径祁宫北,有故梁截汾水中,凡三十柱,柱径五尺,裁与水平,晋平公之故梁也。其宫背汾面浍,西则两川之交会也。《竹书》:晋出公五年,浍绝于梁。即是处矣。蒙城驿县西南四十里。又侯马驿,在县西南三十里。俱洪武八年建置。
翼城县府东南百三十里。东至泽州沁水县百里,西南至绛州曲沃县七十里,西至太平县百五十五里,北至浮山县七十五里。春秋时,晋之绛邑,后更曰翼。汉为绛县地,属河东郡。后魏太和十二年,置北绛县。孝昌三年,兼置北绛郡治焉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县属绛州。十八年,改曰翼城县。义宁初,于县置翼城郡。唐武德元年,改为浍州。二年,又为北浍州。四年州废,仍属绛州。天二年,改曰浍川县。五代因之。宋复曰翼城。金兴定四年,升为翼州,寻又升为翼安军。元复曰翼城县,属绛州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今城周八里,编户八十四里。
○故翼城在县东南十五里。晋故绛也,城方二里。《春秋》:隐五年,曲沃庄伯以郑人、邢人伐翼。《诗谱》曰:穆侯迁都于绛,曾孙孝侯改绛为翼。庄二十六年,献公使士城绛,以深其宫,自曲沃徙都之。即此。或以为唐城,误也。后魏北绛县置于此。隋、唐为翼城县治。五代唐徙治于王逢寨,即今县云。又荧庭城,在县东南七十五里,即春秋晋之陉庭也。今详见曲沃县。
皮牢城在县东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惠王十年,伐赵取皮牢。又《秦纪》:昭王四十八年,王攻皮牢,拔之。今为牢寨村。《括地志》:浍水侧有皮牢城。是也。又有息城,《志》云:在县西三张村,春秋时,郑太子奔晋居此,亦曰寿城。
小乡城在县西南,后魏末置小乡县,属南绛郡。隋初县属绛州,又改为汾东县。大业初省,义宁初复置,属翼城郡。唐初属浍川,寻属绛州。武德九年,省入翼城县。
○浍高山在县南十五里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武侯九年,翟败我于浍。又惠王九年,我败韩师、赵师于浍。《括地志》云:浍高山也,在翼城县。《纪胜》:山形如鸟翼,一名翱翔山,产铜及铁,唐置钱坊二所于此。又有岩洞泉壑之胜。○羊角山,在县东北三十里,即浮山县之龙角山也。又县西北十五里有覆釜山,俗呼小绵山,上有介子推庙。
乌岭山在县东三十五里。又东北至泽州沁水县四十里,山南北有长岭,岭之东西通道,有二岭相对,曰东乌、西乌。唐会昌三年,晋绛行营帅石雄讨刘稹于泽、潞,引兵逾乌岭,破五寨,时刘稹亦遣将安全庆守之。李德裕曰:乌岭距上党百五十里。谓此山也。亦曰黑山。浍水出焉。
○浍水在县南。出东乌岭,旁引溉田,西流经城南,而入曲沃县界。《水经注》:浍水导源黑水谷,经翼城北,盖谓故城也。又女家水,在县东南。《水经注》:翼城东有女家水,出家谷中。《竹书纪年》:庄伯以曲沃叛伐翼,公子万救翼,荀叔轸追之,至于家谷者也。其水西北流入于浍。
马泊泉在县北二十五里。其北有卧马山,泉出山下,因名。又有沙泉,在县东南十二里,二泉皆有灌溉之利,居民赖之云。
○龙化镇在县东四十里。《志》云:镇南连绛县,北接浮山,为商旅辏集之所云。
汾西县在府西北百八十里。南至霍州五十里,西南至蒲县百二十里,西至隰州百六十里,北至霍州灵石县九十里。汉河东郡彘县地。后汉改彘县为永安县。西魏尝置临汾县,兼置汾西郡治焉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县属晋州。十八年,改曰汾西,属吕州。大业二年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属霍山郡。唐武德元年,属吕州。贞观十七年,改属晋州。宋因之。今城周四里,编户十五里。
○新城废县在县西北。后周置,属于汾西郡。隋开皇中,省入汾西县。义宁初,复置。唐初属于北温州。贞观初州废,县仍省入汾西。《一统志》:新城东南三十里有故温泉城。○青山在县西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:山南入赵城,西北至温泉县,长一百六十里。唐天宝六载,敕改为汾西山,亦姑射之连阜也,产铁。温泉废县,今见隰州。又有商山,在县东南六十里。
○汾水县东三十五里。自灵石县流入境,又东南入霍州界。小潺涧县东北五里。其源曰白龙泉。又县东十五里有轰轰涧,涧东南有潭,深不可测。涧中又有穴,龙嘘气出入,其声如雷,因名,并东流注于汾水。又有泊池,在城东隅。元天历中,开凿其水,冬夏不涸,亦流入于汾。○申村堡《旧唐书》:隋末汾西县陷于贼。武德初,权于今城南五十里申村堡置县。贞观十六年,移于今所。《郡志》云:唐开元后县尝徙治厚义村,宋复归旧治。村亦在今县南。
蒲县在府西百四十里。西北至隰州九十五里,西南至吉州百五十里,南至乡宁县百七十里。汉河东郡蒲子县地。后魏侨置石城县。后周大象元年,置蒲子县,属定阳郡。隋开皇五年,属隰州。大业二年,改为蒲县。唐武德二年,置昌州于此。贞观初州废,县仍属隰州。宋仍旧。元初废入隰川县,寻复故。明洪武二年,改今属。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九里。
○蒲县城在今县西南二里。隋大业初县治此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有故箕城,隋开皇初蒲县治也。大业二年,移于新城。唐武德初,复移于城东,即今治矣。天复二年,河东将李嗣昭攻慈、隰,下之,屯于蒲县。汴军营于蒲南,别将氏叔琮分军断河东兵归路,而攻其垒,破之。即此。
石城废县在县西六十里。后魏主焘置定阳县,属五城郡。太和二十一年,改曰石城,后周兼置石城郡。周末郡废,又并县入蒲县。宋白曰:后周大象初,于废石城置蒲子县,隋移今治云。○昌原废县,在县西,唐武德初,置昌原县,属昌州。贞观初,废入蒲县。
○翠屏山在县治西南一里。山势耸秀,岩下有涌泉。又县南一里有峨眉山。县东五里有东神山。○孤山,在县北三十里,一名黑儿岭,相传昔有刘黑儿居此岭。沿五鹿山下,至县东北界,长五十里。
○第一河在县城西。源出赵城县之七佛峡,流经此,又西至大宁县界,入于大河,以山溪众水所宗,因名。
○张村岔在县东六十里。向设巡司戍所。
附见:
平阳卫在府治东。永乐元年建,辖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千户。
蒲州府西南四百五十里。南至河南陕州二百三十五里,西南至陕西华州百五十里,西至陕西同州八十里。
古蒲坂,舜都也。春秋时属魏。晋献公灭魏,以封大夫毕万,后遂为魏地服虔曰:魏在晋之蒲坂。秦属河东郡,两汉、魏、晋皆因之。后魏为河东郡治,兼置雍州。东魏初,改置秦州魏收《志》:神初,置雍州。延和初,改秦州。太和中,州废。天平初,复置秦州。西魏因之。后周明帝改曰蒲州建德末,于蒲州置营,河东郡皆如故。隋初郡废,仍曰蒲州。大业三年,仍改为河东郡。唐武德元年,郡废,复曰蒲州武德二年,置总管府。九年,改为都督府,旋罢。开元八年,置中都,升州为河中府,旋罢,仍曰蒲州。天宝元年,曰河东郡。干元元年,复曰蒲州。三年,仍置河中府《唐书》:干元二年,兼置耀德军于河中城内,广德二年废。上元初,又为中都寻复改河中府为蒲州。元和三年,复曰河中府。又至德二载,置河中节度,治蒲州,兼领晋、绛、慈、隰、同、虢诸州,其后数有分合改易。光启初,赐军号曰护国。今详见州域形势。五代时,仍曰河中府。宋因之亦曰河东郡护国军节度。金曰蒲州。天德初,复曰河中府《金志》:大定五年,置陕西元帅府于此。元仍旧。明洪武二年,复曰蒲州,以州治河东县省入编户八十七里,领县五。今仍曰蒲州。
州控据关河,山川要会。春秋时,为秦、晋争衡之地。战国时,魏不能保河东,三晋遂折而入于秦。汉以三河并属司隶,为畿辅重地,自古天下有事,争雄于河山之会者,未有不以河东为噤喉者也。曹操曰:河东,天下之要会。晋永兴以后,刘渊据平阳,而蒲坂尚为晋守,关中得以息肩。及永嘉末,赵染以蒲坂降刘聪,而关中从此多故矣。晋亡关中,由于失蒲坂也。刘曜据关中,以蒲坂为重镇。其后苻、姚之徒,皆以重兵戍守。赫连氏因之。拓跋魏争关中,先夺其蒲坂,及赫连定复据长安,又急戍蒲坂以厄之,而夏不复振矣。孝昌末,杨侃曰:河东治在蒲坂,西逼河ぞ,其封疆多在郡东。是也。西魏大统三年,蒲坂来附,宇文泰遂进军蒲坂,略定汾、绛汾谓今吉州。及东魏来争,未尝不藉蒲坂以挫其锋。唐安史之乱,郭子仪以河东居两京间,扼贼冲要,乃自洛交今陕西州渡河,趋河东,袭据其城时贼将崔干守河中,子仪自洛交渡河,河东司户韩翻城应子仪,干遁去。大历初,元载议建中都曰:河中之地,黄河北来,太华南倚,有羊肠、底柱之险,浊河、孟门之限,以に辕为襟带谓洛阳也,与关中为表里,建都于此,可以总水陆之形势,壮关河之气色。光和四年,朱全忠欲先取河中,以制河东,召诸将谓曰:我今断长蛇之腰,诸将为我以一绳缚之。盖有河中,则河东不能与长安相联络也。既而全忠遣军自水渡河,出含山路见闻喜县,袭取晋、绛,以兵守之,扼河东援兵之路,克用不能进,河中遂陷。胡氏曰:由太原西南至汾州二百六十里,又南至晋州三百五十里,又南至绛州百二十五里。自绛州西南至河中,三百六十五里。援兵纵由捷径得进,而晋、绛扼其冲,遮前险,守后要,进不得援河中,退不得归太原矣。金人谋取关中,完颜讹可曰:河中背负关陕,南阻大河,此战守要资也。蒙古之取关中也,石天应曰:河中自古用武之地,北连汾、晋,西渡同、华,起漕运以通馈饷,则关中可克期而定。明初平关、陕,亦自河中济河。河中为襟要之地,振古如兹也。○河东废县今州治。秦蒲坂县地,属河东郡。两汉以后因之。后魏移郡治于此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蒲州。十六年,析置河东县。大业初,为河东郡治。唐武德初,蒲州治桑泉县。三年,还治河东。自是常为州郡治。五代汉干初,河中帅李守贞与长安叛将赵思绾、凤翔叛帅王景崇相连络,郭威督诸军击守贞于河中。诸将欲急攻城,威曰:河中城临大河,楼堞完固,未易轻也。不若且筑长围守之,使飞走路绝,我坐食转输,彼城中无食,公私困竭,父子且不相保,况乌合之众乎?遂跨长壕,筑连城,列队伍而围之。又循河设大铺,连延数十里,更番步卒守之。遣水军舣舟于岸,寇有潜往来者辄擒之。守贞于是大困,遂克之。即今城也。明初,省县入州。今城周八里有奇。
蒲坂城州东南五里。春秋时,秦、晋战于河曲。杜预曰:即蒲坂矣。战国时为魏地。《史记》:秦昭襄四年,取魏蒲坂。五年,魏朝临晋,复与魏蒲坂。十七年,秦以垣易蒲坂皮氏。汉曰蒲反县。应劭曰:故曰蒲,秦始皇东巡见长坂,故加反云。反与坂同也。后汉曰蒲坂县。建武十八年,上幸蒲坂,祠后土。晋永嘉五年,时南阳王模镇关中,使牙门赵染戍蒲坂,染叛降于刘聪,聪遣染与刘曜等攻模于长安。建兴初,刘聪遣刘曜屯蒲坂,以窥关中。咸和三年,石勒将石虎攻蒲坂,刘曜自将驰救,虎引却。八年,后赵石生起兵长安讨石虎,使其将郭权为前锋出潼关,自将大军军蒲坂。姚秦时置并、冀二州于此。义熙十二年,姚懿以蒲坂叛,秦主泓遣姚绍击平之。十三年,刘裕伐秦,檀道济渡河攻秦并州刺史户昭于蒲坂,泓使姚驴救之,蒲坂降于裕。十四年,置并州镇焉,明年没于赫连夏。后魏主焘始光三年,遣将奚斤袭夏蒲坂,取之,斤遂西入长安,自是为河东郡治。神初,夏主定复取长安,魏主命安颉军蒲坂以拒之。太和二十一年,自龙门至蒲坂祀虞舜,遂至长安。永熙三年,宇文泰讨侯莫、陈悦于秦州,高欢遣将韩轨据蒲坂以救之,不克。既而高欢自晋阳举兵向洛,宇文泰遣别将赵贵自蒲坂趣并州。西魏大统三年,宇文泰取蒲坂。八年,高欢围玉壁,宇文泰出军蒲坂。十六年,高洋篡位,泰大举伐之,自弘农济河而北,会大雨,乃自蒲坂还。后周仍为河东郡治。隋开皇初,为蒲州治,寻析置河东县。大业初,以蒲坂并入焉。《志》云:今州城外东南隅有虞都故城,与州城相连,周九里有奇。其相近有虞坂云。永乐城在州东南百二十里。本蒲坂县地。后周置永乐县,为永乐郡治,寻省郡,后又省县入芮州。唐初,复置永乐县,属芮州,寻改属干州。贞观八年,改属蒲州,寻还属虢州。神龙初,复属蒲州。宋因之。金废为永乐镇,属河东县。王应麟曰:毕万始封魏,即河中之永乐云。今有永乐渡,在大河北岸,路通河南乡县。洪武四年,置巡司,属潼关卫。
涑水城在州东北二十六里。《左传》成十三年,晋侯使吕相绝秦,所谓伐我涑水者。又羁马城,在州南三十六里。《左传》:文十二年,秦伐晋,取羁马。亦吕相所云剪我羁马者也。《史记》:晋灵公六年,秦康公伐晋,取羁马,晋侯怒,使赵盾、赵穿、缺击秦,战于河曲。是矣。今谓之涉丘。
中潬城在蒲津河中渚上。隋置,以守固河桥。桥西岸又有蒲津城。隋末,李渊自河东济河,靳孝谟以蒲津、中潬二城降。又西关城,或曰即蒲津城也。五代汉干初,李守贞以河中叛,郭威等讨之,白文珂克其西关城,别将常思栅于城南,威栅于城西。是也。余详见重险蒲津。○中条山在州东南十五里,其山中狭,而延袤甚远,因名。亦曰薄山,亦名雷首山。《春秋》宣二年,赵宣子田于首山,即此山也。山之北有数峰攒立,拱揖州城,中高旁下,俗因名为笔架山。《志》云:笔架山在县南十五里。又南五里为八盘山。又十里为麻谷山,下有虞原,相传段干木隐此。余详名山雷首。
首阳山在州东南三十里,与中条连麓,山有夷齐墓。《诗》:采苓采苓,首阳之巅。是也。或以此为雷首山。《十三州志》:首阳一名独头山,山有雷泽,即舜所渔处,其水南流入黄河。《开山图》:首阳与太华本一山,当黄河中流,巨灵劈开为两山,手足之迹犹存,盖传讹矣。或又谓之方山。
历山在州东南百里。相传即舜所耕处。上有历观,汉成帝元延二年,幸河东,祠后土,因游龙门,登历观。是也。《郡国志》:河东有三辂山,北曰大辂,西曰小辂,东曰荀辂,三山各距城三十里,舜耕历山,谓此地云。又九峰山,在州东南百二十里,有九峰叙列,形势秀拔。风陵堆在州南五十五里,相传风后冢也。亦曰封陵。《史记》:魏襄王十六年,秦拔我蒲坂、阳晋、封陵。二十年,秦复与我河外及封陵以和。亦谓之封谷。《正义》:封陵在蒲阪河曲中。《索隐》云:《纪年》作封谷。《水经注》:函谷关直北隔河有层阜,巍然独秀,孤峙河阳,世谓之风陵。戴延之所谓风堆也。《括地志》:风陵在蒲坂、西南河曲之中。杜佑曰:风陵堆与潼关相对,亦曰风陵山,一名风陵津。曹操征韩遂,自潼关北渡,即其处也。后魏永熙末,魏主西入关,高欢克潼关而守之,使别将厍狄温守封陵。又大统三年,高欢遣窦泰攻潼关,宇文泰潜军袭之,自风陵渡至潼关,窦泰败死。○峨眉原,在州东五里,自西而东,绵亘逶迤,跨临晋猗氏之境。
○黄河在州西门外。自荣河、临晋县流入境,经雷首山西,折而东入芮城县界。杜预曰:黄河经蒲坂南,所谓河曲也。秦穆公五年,与晋战于河曲。吕相绝秦,所谓入我河曲者也。宇文周保定初,凿河渠于蒲州,盖导河入渠,以资灌溉。《志》云:州城北有溥惠渠,又有永济渠,筑堰障之,谓之土龙堰。又有古护堰,在州北一里,古北滩之西,东趋滩角,西抵河岸,长四百余步,用石筑垒,以防黄河涨决,侵啮州城也。其相近者,又有连城、横渠等堰,各长数十丈,以障御大河。涑水在州东十里,有孟盟桥。其上流即绛水也。自绛县历闻喜、夏县、安邑、猗氏,至临晋县界,合姚暹渠而西出,流经此。又西南注于大河,俗名扬安涧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经雷首山北,与蒲坂分山。是也。○沩水,在州南百里。《志》云:历山下有二泉,名沩、,东西相距二里,南流为妫,北流为,异源同归,西注于河,即尧降二女处。又有舜井,在州治东南二里,城中井脉皆咸,此水独甘。有二井,南北相通,可束炬入,俗以为即《史记》所云穿孔旁出者。宋祥符四年,车驾临观,赐名广孝泉。
谷口泉在州东南十五里。即中条山之水谷口,有泉出焉。又有苍龙谷泉,俱流入于大河。又有泓龙潭,在州东三十里中条山,北流五里,入临晋县之姚暹渠。《志》云: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有玉洞泉,旁又有寒谷泉,俱发源中条山阳,引流溉田,注于大河。
○蒲津关在州西门外,黄河西岸。今名大庆关,山陕间之喉吭也。亦曰蒲津渡。详见前重险蒲津。
风陵关在州南六十里,路通潼关。唐圣历初,于风陵堆南津口置关,以讥行旅。《宋志》:蒲州河西县有蒲津关,河东县南有风陵关。是也。亦曰风陵津,亦曰风陵渡。洪武八年,置巡司于此,属潼关卫。合河故镇在州南五十里潭郭村。亦为合河铺。
陶邑乡在州北三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蒲坂西北有陶城,舜陶于河滨,即此。《唐志》:河中有陶城府,盖府兵所屯也。贞元二年,马燧讨李怀光于河中,军宝鼎,败怀光兵于陶城。今曰陶邑乡。《志》云:州有陶城,又有雷泽,即舜所渔处,在首阳山下,南流入于河。○武壁,亦在州北。《志》云:自蒲州至荣河、河津、黄河岸侧,凡八寨,曰汾阴、胡壁、赵村、薛戌、薛堡、连柏、西仓、禹门,俱元至正末筑。以薛堡居中,可制诸营,移中军于此,更名武壁,周围千二百步,南临绝涧,其北一门。今存遗址。河东驿在城南,旧在城北一里。洪武九年改建。又有河东驿运所,在城东,洪武十一年建置。临晋县在州东北九十里。东南至解州七十里,南至陕西阳县八十里。春秋时晋桑泉地。汉为解县地。后魏为北解县地,属河东郡。隋开皇十六年,置桑泉县,属蒲州。义宁初,蒲州移治此。唐还旧治,仍属蒲州。天宝十三载,改曰临晋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六十一里。
○解城在县东南十八里,即春秋时晋之解梁城。解,读曰蟹。僖十五年,晋惠公许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,内及解梁城。《战国策》:赧王二十一年,秦败魏师于解。即解梁也。汉置解县,属河东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为南解县,西魏时改废。《春秋》杜预注曰:解梁城,在汉解县西。又北解城,在今县西三十里,后魏太和十一年,置北解县,属河东郡,即此。后周废。○桑泉城,在县东北十三里,春秋时,晋故邑也。《左传》:僖二十四年,晋公子重耳济河入桑泉。杜预曰:桑泉城在解县北二十里也。隋因以名县。又有温泉废县,唐武德三年,分桑泉地置,九年废。郇城在县东北十五里,文王庶子所封郇国。《诗》所谓郇伯劳之是也。后并于晋。僖二十四年,秦送重耳渡河,围令狐,晋人军于庐柳,咎犯与秦、晋大夫盟于郇。成六年:晋人谋居故绛,诸大夫皆曰,必居郇瑕氏者也。服虔曰:郇国在解县东。郦道元曰:今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有郇城,在猗氏故城西北。杜预曰:解县西北有郇城。《寰宇记》:城在今猗氏县西南四里,似皆误。○瑕城,在县东南,京相曰:河东解县西南五里有故瑕城。《春秋》:僖三十年,秦晋围郑,郑烛之武谓秦穆所云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者。又文十二年,秦侵晋,及瑕。十三年,晋使詹嘉处瑕,守桃林之塞。即此。焦,见河南陕州。桃林,见陕西重险潼关。
虞乡城在县南六十里。汉解县地,后魏分置虞乡县。唐武德初,改虞乡为解县,即今之解州。而于解县西五十里别置虞乡,即此城也。贞观二十二年,省入解县。天授二年,复置,属蒲州。天四年,朱全忠围河中,河中降。全忠自洛阳驰至虞乡受其降。盖虞乡西至河中六十里而近也。宋仍为虞乡县。金因之。元省入临晋。明因之。今复置虞乡县。○阳晋城,在县西南。《括地志》:虞乡县西二十五里有阳晋城,一名晋城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十六年,秦拔我阳晋。又西北有高安城。《赵世家》:成侯四年,与秦战于高安。《正义》云:高安在河东也。又智城亦在县西。《括地志》:虞乡西北四十里有智城,智伯所居。
王官城在县南。《城冢记》云:在虞乡南二里。《左传》文三年,秦师涉河焚舟,取王官。成十三年,晋侯使吕相绝秦,所云俘我王官者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西经王官城,城在南原上,人谓之王城。《志》云:王官谷以王官废垒为名。即此城也。○东张城,在县西,《括地志》:虞乡西北四十里有张杨故城,一名东张城。汉二年,曹参攻魏将军孙军于东张,大破之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西南经张杨城东。魏收《志》北解县有张杨城,是也。
○五老山在县西南五十里,与中条山相接。一名灵峰,峰岩洞壑泉涧之属,参差环绕,以数十计,称为名胜。又二嶷山,在县东北三十里,有大嶷、小嶷,南北并列,亦曰三嶷山。
王官谷在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山在中条山中,岩洞深邃,泉壑幽胜。旁有天柱、跨鹤诸峰,瀑布、贻溪诸水。山水之胜,甲于河东。唐末司空图隐于此。○峨眉坡,在县北五里,东连猗氏、闻喜县,西抵黄河,即蒲州之峨眉原也。
○大河在县西。自荣河县南流入境,又南入蒲州界。《志》云:县西三十里有吴王渡,在河东岸,与陕西阳渡相对,即韩信渡河袭魏豹处。昔有吴、王二姓居此,因名。上有吴王寨,洪武四年,置巡司戍守于此。
涑水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自安邑、猗氏县西流入县境,又南而姚暹渠流合焉,并流而西入蒲州界。《唐志》:虞乡北十五里有涑水渠,贞观十七年,蒲州刺史薛万彻所开,自闻喜引流入临晋,以溉民田。
姚暹水在县东南。源出夏县巫咸谷,流经安邑县及解州,又西流入县境,南去盐池十里,本名永丰渠。隋大业中,都水监姚暹重开故渠,因曰姚暹渠,南汇于五姓湖。引流而西,出蒲州东十里孟盟桥入大河。遇山水涨溢,有横决溃堤,侵入盐池之患,因为姚暹堰以障之,今附详大川盐池。五姓湖在县南三十五里。亦曰五姓滩。滩旁为五姓村,湖因以名,即涑水姚暹渠经流所钟之地也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经张杨城东,又西南属于二陂,东陂世谓之晋兴泽,东西二十五里,南北八里。西陂一名张泽,或谓之张杨池,东西二十里,南北四五里,西北去蒲坂十五里,五姓湖当即两陂之余流矣。《寰宇记》:张泽以唐张嘉贞与弟嘉居此而名,谬矣。
瀵泉在县西三十里。泉有五,陕西阳县有四,此有其一,异出同源,故名曰瀵。大如车轮,常时沸涌。郭璞云:瀵泉在河东西,潜流相通,是也。今详见阳县。
○皂荚戍在县南,西魏大统中,高欢围玉壁,宇文泰出军蒲坂,至皂荚,闻欢退,渡汾追之,不及。胡氏曰:皂荚在蒲坂东也。
荣河县在州北百二十里。东北至河津县九十里,西至陕西韩城县三十里,东南至临晋县六十里。古纶地,夏后少康所邑也。战国时为魏汾阴地。汉置汾阴县,属河东郡。后汉及魏、晋因之。晋乱,刘渊省汾阴入蒲坂县,后魏时复置,兼置北乡郡治焉。后周改为汾阴郡。隋初郡废,县属蒲州。义宁元年,复置汾阴郡。唐初改属泰州。贞观十七年,还属蒲州。开元十一年,获宝鼎,因改县曰宝鼎。宋祥符三年,又改为荣河县,又置庆成军。熙宁初军废。金贞三年,升为荣州。元仍曰荣河县。今城周九里,编户三十二里。
○汾阴城县北九里。战国时魏邑也。《史记》:周显王四十年,秦伐魏,取汾阴。汉置汾阴县。高帝六年,封周勃为汾阴侯。《图经》:城北去汾水三里西北隅有丘曰隹丘,上有后土祠。文帝十六年,以辛垣平言周鼎将出汾阴,乃治庙汾阴,南临河,欲祠出周鼎。武帝元朔六年,获宝鼎于汾阴,因改元曰元鼎。四年,始立后土祠于隹丘。宣帝神爵元年,幸汾阴万岁宫。建武初,邓禹自汾阴渡河入夏阳,是也。晋大兴初,刘曜讨靳准于平阳,使其将刘雅屯汾阴,隋迁县于今治。唐开元十年,改曰宝鼎。《唐史》云:十一年,祭后土于汾阴。二十年,行幸北都,还至汾阴祠后土。皆因故名也。宋大中祥符三年,祠汾阴,有荣光溢河之瑞,因改宝鼎县曰荣河。《括地志》云:故汾阴城俗名殷汤城,以城北四十二里有汤陵云。
○隹丘县北十里。亦曰隹上,亦曰魏隹。如淳曰:隹,音谁。隹者,河之东岸特堆崛起,长四五里,广二里,高十余丈,旧时汾阴县亦在隹上。汉置后土祠,即在县西,汾水经隹北而入于河也。汉元狩四年,得大鼎于魏隹后土祠旁,其后数幸河东祠后土。宣帝及元成时,亦数幸祠焉。唐开元十年,幸东都,既而将幸晋阳,因还长安。张说曰:汾阴隹上有汉家后土祠,宜因巡幸修之,为农祈谷。从之。明年祠后土。二十年,复祠焉。碑文有云:隹上祠者,本魏晋癸阝丘之旧,汉家后土之宫,汾水合河,梁山对麓。是也。
○黄河在县城西。自吉州及河津县西南流入县境,又南而汾水流入焉,复南流入临晋县境。《志》云:县北九里后土祠前有汾阴渡,金人设此以通秦雍之路。今废。
汾水在县北十二里。自绛州及河津县流入境,至县西注于河,县当河、汾二水之交也。汉元光初,河东守番系言,漕从山东更底柱之险,败亡甚多而烦费,宜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,引河溉汾阴蒲阪下,度可得五千顷谷,从渭上与关中无异。而柱之险,可毋复漕。从之。既而河移徙,渠不利,乃复罢。宇文周建德中伐齐,将出河阳,诸将以河阳要冲,齐精兵所聚,汾曲戍小山平,不如进兵汾、潞,直掩晋阳。周主不听,师果无功。既而以晋州为高欢所起地,镇摄要重,谋取之。乃军于汾曲,遣将攻平阳,克之。王氏曰:自荣河以西,皆汾曲也。
○万岁宫在汾阴故城内。城西北二里即后土祠也。汉武立祠,并置宫于此,时临幸焉。又有大宁宫,在今城内东北隅,宋真宗祀汾阴,此其斋宫云。
胡壁镇在县东三十里。唐光化元年,陕虢王珙引汴兵攻河中,李克用遣李嗣昭救之,败汴兵于胡壁镇,汴兵走还。朱梁干化二年,朱友弑全忠,朱友谦以河中附晋,友遣康怀贞等攻之,屯于河中城西,晋将李存审等救友谦,败梁兵于胡壁,是也。《金志》万泉有胡壁镇,盖与万泉接界矣。
猗氏县在州东北百二十五里。南至解州六十里,东南至夏县七十里,北至万泉县六十五里。古郇国地,后为晋令狐地。汉置猗氏县,属河东郡,因猗顿所居而名。后汉及魏、晋因之。后魏仍属河东郡。西魏改曰桑泉。后周复旧。隋废郡属蒲州。唐因之。今城周七里有奇,编户五十里。
○猗氏城在县南二十里。《孔丛子》:鲁人猗顿适西河,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。此即其所居也。汉置县于此,高祖封功臣陈为侯邑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经猗氏县故城北县南对泽,即猗顿故居。丁度曰:《左传》所云郇瑕之地,沃饶而近盐,即猗氏也。后猗顿居此,用盐盐起富,汉因以猗氏名县。隋徙县于今治。五代梁干化三年,朱友遣将攻朱友谦于河中,晋王李存勖驰救,却梁军,顿于猗氏,即今县也。今故城俗名王寮村。令狐城在县西十五里,晋邑也。《左传》:僖二十四年,晋文公济河围令狐。又文七年,晋败秦于令狐,至于刳首。阚る曰:令狐即猗氏地,今其处犹名狐村。又县北有庐柳城,秦送重耳入晋,围令狐,晋军庐柳,即是城也。
○涑水在县南六里,自安邑县流入界,又西入临晋县境。○盐池,在县东南,接解州境。《志》云:池近猗氏故城南。杜预曰:猗氏有盐池。
○神羌堡在县东北十五里峨嵋坡上。《志》云:邓禹围安邑,定河东,常驻师于此。万泉县在州东北百九十里。东至绛州稷山县七十里,东南至安邑县九十里,南至猗氏县六十里,西至荣河县七十里。汉汾阴县地,属河东郡。唐武德三年,置万泉县,初属泰州,寻属绛州。大顺二年,改属河中府。宋因之。金末,改属荣州。元复故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三十七里。
○薛通城即今县治。《志》云:后魏主焘始光初,赫连勃勃东侵河外,汾阴人薛通率宗族十余家于县东八十里筑城自固,因名薛通城。唐初置县于此,以城东谷中有泉百余区,因名曰万泉。
○孤山在县西南十里。一名介山,以亭然孤峙,不接他山也。山之南麓,接猗氏县界。《汉志》:汾阴县有介山在南。《唐十道志》:河东道名山曰介山,其山高三十里,周七十里,汉武帝用事介山,即此。后周保定初,韦孝宽筑城于玉壁以北,齐人至境上,会夜,孝宽使汾水以南傍介山、稷山诸村皆纵火,齐人以为军营,收兵自固。版筑遂集。所谓介山,亦即此山也。或又讹为绵山。西半隅有槛泉,南麓有双泉。又有桃花洞,其东谷又有暖泉,流为东谷涧。
○东谷涧在县南,自孤山东谷中发源,北流八里,入于沙涧。又东北入稷山县,注于汾水。河津县在州东北二百十里。西北至吉州百八十里,南至万泉县六十五里,东北至太平县一百五十里,西至陕西韩城县五十里。古耿邑,殷王祖乙尝都此,后为耿国。春秋时献公灭之以赐赵夙,属晋。秦置皮氏县。两汉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。后魏属平阳,曰龙门县,后又置龙门郡。隋初郡废,属蒲州。唐武德初,置泰州于汾阴县,明年移治此。贞观十七年,州废,县属绛州。元和中,改属河中府。宋因之。宣和初,改曰河津县。金贞中,改属荣州。元复旧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三十四里。
○龙门城今县治。战国魏皮氏邑也。《括地志》云:皮氏城在今龙门县西一里。秦惠文君九年,渡河取汾阴、皮氏。梁襄王六年,秦取我汾阴、皮氏、焦。《竹书》:襄王十二年,秦公孙爰帅师伐我皮氏,翟章帅师救之。十三年,城皮氏。又梁哀王十二年,秦来伐我皮氏,未拔而解,后为皮氏县。汉河东守番系请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,是也。后魏始改皮氏县为龙门,盖因山以名县。陆澄曰:河东龙门城西对夏阳之龙门山,后魏置龙门镇于此。孝昌三年,以薛修义为龙门镇将。永熙末,高欢破潼关,屯华阴,龙门都督薛崇礼以城降欢,即是城也。隋大业十一年,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,击破贼帅毋端儿于龙门。十三年,渊起义师克绛郡,遂至龙门。唐武德二年,刘武周将宋金刚逼绛州,陷龙门。调露初,以突厥降部背叛,遣将屯龙门以备之。开元二年,置仓于此,曰龙门仓,城盖滨河要口矣。宋因改曰河津。《通志》:元皇庆初,旧县为河所圮,因移治西北一里。明景泰初,因元城修筑云。
万春城县东北四十里。宇文周建德四年,韦孝宽陈伐齐三策,请于三鸦以北,万春以南,广事屯田,预为积贮,时盖置镇于此。自此南至河南鲁山县之三鸦镇,皆与齐分界处也。唐武德五年,析龙门置万春县,属泰州。贞观十七年,省入龙门县。○耿城,在县南十二里,殷王祖乙所都。《书序》曰:祖乙圮于耿。《史记》:祖乙迁阝。司马贞曰:阝,音耿,即耿也。周为耿国,晋献公灭之,以赐大夫赵夙。《郡志》:县东一里有耿乡城。误。
○龙门山在县西北三十里,即大禹所凿处。河经其中,一名孟门。吴起曰:殷纣之国左孟门。是也。《水经注》:龙门上口,在北屈县西,所谓孟门也。龙门下口,在皮氏县西北,今与陕西韩城县分界。山下有涌泉,其东麓有瓜谷,西麓有遮马谷,皆导泉成渠,有灌溉之利,下流入黄河。山顶又有石洞,相传文中子隐居处也。今详见陕西名山龙门。
○黄河在县西十里,自吉州流入界,经龙门山下,有禹门渡,道出韩城。又南经县西,曰黄河渡,亦与韩城分界,又南流入荣河县界。
汾河在县东南三十里,自稷山县流入界。《志》云:县东南二十八里有黄村渡,县南八里有修福渡,盖皆汾河渡口也。又西南流入荣河县界。
十石垆渠在县东南二十三里。唐贞观二十三年,县令长孙恕凿,溉田良沃,亩收十石,因名。又县西南三十一里有马鞍坞渠,亦恕所凿也。又县北三十里有瓜谷山堰,唐贞观十年所筑,堰瓜谷水溉田,今皆废。
○龙门关在县西北龙门山下,后周所置,唐因之。关下即禹门渡也。《志》云:县北三十里有禹门渡巡司,洪武三年置。今亦见韩城县。
岸头亭在县南,古岸门也。《史记》:惠文王后十一年,败韩于岸门,斩首十万。《魏世家》:哀王五年,秦使樗里子伐取我曲沃,走犀首岸门。又汉武初,封卫青校尉张次公为岸头侯。《表》作皮氏,司马贞曰即岸门也。
冀亭在县东,古冀国也。《左传》:僖二年,晋荀息曰,冀为不道。杜预曰:冀在皮氏县东。又曰:季过冀野,见缺耨。今县东十五里有如宾乡,即其地也。《战国策》:苏代说燕王,秦下南阳、封、冀。王氏曰:封谓封陵,冀谓冀亭矣。○赤壁,在县北,刘渊据平阳时置戍处也。晋太兴初,靳准尽诛刘氏,刘曜闻乱,自长安赴之,军于赤壁。《水经注》:皮氏县西北有赤石川,盖置壁垒于此,因名。
附见:蒲州守御千户所在州城东北。洪武二年建,初隶山东都司,后改属直隶潼关卫云。
解州府西南三百四十里。南至河南陕州百五十里,西南至陕西华州二百四十里,西至蒲州百二十里。春秋时晋地。战国属魏。秦为河东郡地。两汉及魏、晋因之。后魏仍为河东郡地。隋、唐为蒲州地。五代汉干初,始置解州。宋因之。金仍为解州《金志》:初置解梁郡军,寻罢为郏郡。贞三年,又升为宝昌军。兴定四年,徙治平陆。元改属平阳路。明初,以州治解县省入编户三十一里,领县五。今亦曰解州。
州面石门而背鸣条,外控底柱之险,内擅盐池之利,河东奥区也《国赋考》:解盐岁额凡四十二万引,都转盐运使驻于河东。《战国策》:秦有安邑,则韩必无上党、三晋之祸,盖始于失河外,而成于亡安邑。
○废解县今州治,汉解县地。后魏太和初,析置安定县,属河东郡。西魏改曰南解,又改曰绥化,寻曰虞乡。隋因之,属蒲州。唐武德元年,改为解县,属虞州。贞观十七年省,二十二年复置,仍属蒲州。五代汉为解州治。宋以后因之。明初省。今州城周九里有奇,门四。
臼城在州西北。春秋时,晋大夫臼季邑,亦谓之臼衰。《左传》:僖二十四年,晋文公入取臼衰。杜预曰:在解县东南,盖谓临晋县之旧解县也,今属州境。
○檀道山在州南五里。与中条山相连,山岭参天,左右壁立,间不容轨,谓之石门。凡百梯才可上,亦曰百梯山。东岭出泉,澄渟为池,谓之天池,上有盎浆,俗名止渴泉。《山海经》:高前之山,其上有水,甚寒而清,谓之帝台浆。郭璞以为即檀道山所出泉也。有圣女崖,亦曰玉女溪。《志》云:檀道山路通河南窦津渡。窦津,即浢津也。见芮城县及河南灵宝县。
石锥山在州西南五里,即中条之支峰也。或以为雷首山。《隋志》河东郡虞乡县有石锥山。魏主诩武泰初,萧宝寅据关中以叛,正平民薛修义等攻围蒲坂以应之。魏遣长孙稚等讨宝寅,行至恒农,遣行台左丞杨侃分兵北渡,据石锥壁,侃因以计悉降修义之众。即此山也。
白径岭在州东南十五里。中条山之别岭也,路通陕州太阳津渡。《志》云:由檀道山陡径出自径岭,趋陕州,即石门百梯之险也。唐至德二载,郭子仪复河东,贼将崔干走安邑,复自白径岭亡去。朱梁干化三年,朱友谦以河中降晋,梁军攻之,晋王存勖自将救之,遇梁军于解县,大破之,追至白径岭而还。
○黄河在州南九十里。自芮城县流入界,又东南入平陆县界。河南岸则陕州灵宝县境也。
盐池在州东三里,接安邑县界。其盐不劳人力,自然凝结,盛于夏秋,杀于冬春,国赋边储,所资甚大。又有女盐城,亦曰六小池,亦曰硝池,在州西北十五里,池分为六,有咸淡之异。今俱详见大川盐池。
浊泽《括地志》:出解县东北平地,即涿水也。涿,音浊。《史记》:赵成侯六年,伐魏取涿泽。又《魏世家》:惠王初立,韩懿侯、赵成侯。合兵伐魏,战于浊泽,魏氏大败。是时,魏都安邑。徐广以为河南之浊泽,误也。今湮。
姚暹水在州北十五里,即永丰渠也。自安邑县流入,又西入临晋县界。《宋国史》:天圣五年,诏陕西漕臣修永丰渠,自后魏正始四年,都水校尉元清引中条山下平坑水为渠,西入黄河以运盐,名曰永丰,周齐间废。隋大业中,都水监姚暹浚渠,自郏郊西入解县,民赖其利。唐末湮没,盐运大艰。至是殿直刘逵请开浚,自解州安邑至蒲州白家场,通舟运盐。漕臣王博文以为便,遂浚之,公私果利。今仍曰姚暹渠。○熨斗陂,在州西二十里。《郡国志》:魏正始中,穿以系船,今废。形似熨斗,因名。○长乐镇在州东北十里盐池上,有巡司,洪武八年建。又紫泉监,在州南。《唐志》:干元元年置监,有铜穴十三。后废。○石门,《志》云:自州东南白陉岭,逾中条山,通陕州道,山岭参天,左右壁立,间不容轨,谓之石门。
安邑县在州东五十里。东至平陆县百十里,东北至夏县六十里,西北至猗氏县六十里。故夏都也。春秋时属晋。战国为魏都,后入于秦,秦为安邑县,河东郡治焉。两汉及魏、晋因之。后魏太和十一年,分置南安邑县,寻废改县为北安邑县,又改郡为河北郡,县属焉。隋仍为安邑县。开皇十六年,置虞州。大业初,州废,县属河东郡。义宁初,复置安邑郡。唐武德初,改置虞州。贞观十七年,州废,县属蒲州。至德二载,改县曰虞邑。干元初,改隶陕州。大历四年,复故名。元和三年,仍属河中府。五代汉改属解州。宋因之。今城周六里有奇,编户九十五里。
○安邑故城在县西二里。皇甫谧云:夏禹都此。春秋时,魏绛徙安邑。又魏武侯二年,城安邑。《战国策》:城浑,曰蒲坂、平阳,相去百里,秦人一夜袭之,安邑不知。《史记》:秦孝公八年,卫鞅将兵围安邑,降之。《魏世家》:惠王三十一年,秦地东至河,安邑近秦,于是徙都大梁。《秦纪》:昭襄二十一年,左史错攻魏,魏献安邑。始置河东郡。后汉初平二年,关东诸军讨董卓,卓使牛辅分军屯安邑。或谓之魏豹城。《志》云:城本魏文侯所筑,汉初魏豹居此,遂以豹名城。南有韩信沟。又蒲州城北亦有魏豹城,相传豹藏兵以拒韩信处。
司盐城县西二十里。《括地志》:故盐氏城也。《秦纪》:昭襄王十一年,齐、韩、魏、赵、宋、中山,共攻秦,至盐氏而还。汉有司盐都尉治此,因名司盐城。或曰:唐大历中,于县西南三十里置盐治,因筑城于此。今其地亦名路村,河东陕西都转盐运使署在焉。○兴乐废县,在县南。唐武德三年,析安邑县置,属泰州,贞观初省。又蚩尤城,《志》云:在县西南十八里。县东南又有嵝室城,金将娄室陷河东时所筑。
○中条山在县南三十里有石槽,泉出其中,曰青石泉,流径县东,引以溉田,下流注于涑水。又有银谷,在山中。《隋志》:县有银冶。唐大历中,亦尝置冶于此。○玉钩山,在县东北二十里,其山东西连亘十里,状如玉钩,下有玉钩泉。鸣条冈县北三十里。《括地志》:高涯原在安邑县北,其南坂口即古鸣条陌冈之北,与夏县接界。或云舜所葬也。孟子曰:舜卒于鸣条。《尚书·大传》:伊尹相汤伐桀,战于鸣条,即此。又虞坂,《志》云:在县南二十里,以舜尝都此而名,俗名青石槽。○高侯原,在县东十七里,晋咸和三年,石勒遣石虎攻蒲坂,刘曜驰救,虎引退,曜追及之于高侯原,大破之。杜佑曰:高侯原在闻喜县北。
○涑水在县北,自夏县流入界,即绛水下流也。《战国策》:绛水可以灌安邑,是也。又西流入猗氏县境。○华谷水,在县西南四十里,自夏县流经县界,又西入蒲州界。或讹为苇谷水。
盐池在县西南二十里,所谓安邑盐池也,与解池为二。详见前。
苦池在县东北二十里,姚暹渠自夏县合众渠之水,汇流于此,亦名苦池滩,又西入解州境。○龙池,在县南二十里,与盐池相近,一名黑龙潭。姚暹渠涨溢,往往自苦池灌注于此,池不能受,冲入盐池。今为堰以防之,曰黑龙堰。今亦详见盐池。又淡泉,在县西南十八里,盐池之北,他水皆盐,此泉独淡,亦曰甘泉。龙池宫在县南龙池上。唐开元八年置,寻废。又昆吾亭,《志》云:在县西南一里,昆吾即助桀拒汤,汤先伐之者。○圣惠镇,在县西南二十里盐池上,有巡司,洪武四年置。
夏县在州东北百里。南至平陆县九十里,北至闻喜县五十五里。本汉安邑县地。后魏太和十一年,改曰北安邑,置安邑郡。十八年,改河北郡。后周改为夏县,仍置安邑郡。隋郡废,寻属虞州。大业初,属河东郡。唐武德初,仍属虞州。二年,县民吕崇茂据县叛,自称魏王,裴寂讨之,为所败。贞观十七年,属绛州。大定元年,改属陕州,寻还属绛州。干元三年,仍属陕州。宋因之。金改属解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六十六里。
○夏城县西北十五里。相传禹建都时筑,一名禹王城。城内有青台,高百尺,或谓之涂山氏台。孔氏曰:夏县东北十五里有安邑故城。
○巫咸山在县南五里。相传殷巫咸隐此,亦曰巫咸顶,一名瑶台顶。下有谷,亦曰巫咸谷。《水经注》:盐水流经巫咸山北。是也。○山,在县西北七十里石村,即峨嵋坡高阜也。
柳谷在县北五里中条山中。唐贞观十一年,幸柳谷,观盐池。又贞元中,阳城以学行著闻,隐居柳谷之北,是也。○涑水县西四十里。自闻喜县流入。《郡县志》:涑川在县境,东西三十里,南北七里,即吕相绝秦所云伐我涑川者,又西南入安邑县界。姚暹渠在城南。中条山北之水引流为渠。县北十里有横洛渠,县东十里又有李绰渠,皆中条山谷之水所导流也。汇流而南,入于安邑之苦池滩。○青龙河,在县北三十里。《志》云:以河流屈曲如盘龙而名,下流合于涑水。涌金泉在县西南十五里,西入安邑之黑龙潭。相传盐池得此水始凝结。○皇川,《志》云:在县东南五十里中条山内,相传夏后避暑离宫之所。○高显戍在县北。后周建德五年,周主邕自长安救晋州,至高显。胡氏曰:高显与涑川相近。闻喜县在州东北百二十里。北至绛州七十里,东至绛州绛县亦七十里,西至猗氏县一百十里,西北至稷山县九十五里。春秋时,晋之曲沃地。秦改为左邑,属河东郡。汉武帝经此,闻破南粤,因置闻喜县,仍属河东郡。后汉及魏、晋因之。后魏置南太平郡于此,后属正平郡。隋初郡废,县属绛州。唐因之。宋属解州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六十六里。今属绛州。
○左邑城在县东。春秋时之曲沃也。杜预曰:曲沃,晋别封成师之邑,在闻喜县。是也。桓八年,曲沃灭翼。庄二十六年,献公自曲沃徙都绛。二十八年,使太子申生居曲沃。亦谓之新城,又谓之下国。僖十年,狐突适下国,遇太子。又太子谓突曰:请七日见我于新城西偏,即曲沃也。又襄二十三年,齐纳晋栾盈于曲沃。《战国策》:周显王四十六年,秦伐魏,取曲沃。又赧王元年,秦复伐魏,取曲沃而归其入秦,谓之左邑。《水经注》:左邑,故曲沃,《诗》所谓从子于鹄者也。汉元鼎六年,分左邑县地置闻喜县。东汉罢左邑,移闻喜县治焉。建安初,车驾还洛阳,自安邑幸闻喜。后周移县治今绛州之柏壁。隋移治甘谷。《寰宇记》:今县东二十里有甘谷口,甘泉出焉,即其地也。唐复移治桐乡故城,五代时移今治。周阳城在县东二十九里。汉文帝元年,封淮南王舅父赵兼为侯邑。又景帝三年,封田弟胜为周阳侯邑于此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三十五里有避暑城,相传晋献公所筑。○燕熙城,在县北。晋太元十一年,西燕慕容忠引军自临晋而东,至闻喜,闻慕容垂已称尊号,不敢进,筑燕熙城居之。即此。○汤山在县东南三十里。以上有成汤庙而名。山产铜,唐置铜冶于此。《寰宇记》:县东南十八里有景山,即《山海经》所云南望盐泽者。又县东南九十里有小横岭,山接绛县界。绛县有大横岭,故此曰小也。山下有三泉,并出流为白石河,下流注于涑水。○华谷,在县东,《水经》:涑水出闻喜县东山黍葭谷。郦道元曰:涑水所出,俗谓之华谷,后周韦孝宽请筑城于此,以防高齐处也。今见稷山县。
○涑水在县南。《志》云:源出绛县横岭山干洞,伏流盘束地中而复出,西流经县东,合甘泉引为四渠,曰东外、乔寺、观底、蔡薛,溉田百有二十八顷,西流经夏县界,下流入于黄河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出县东华谷,至周阳与洮水合。《左传》:子产曰:台骀宣汾、洮。司马彪曰:洮出闻喜,亦水之兼称矣。后周建德四年,周主如河东涑川。明年,克晋州,留兵戍守,齐攻晋州急,命宇文宪屯涑川为声援,盖在县界。
干河在县东北。郭璞曰:县有干河口,但有故沟,无复水也。《水经注》:教水出垣县北教山,世谓之干涧,其水南历鼓钟川,分为二涧,一涧西北去百六十里,山岫回阻,才通马步,即闻喜东北之干河口也。《秦纪》:白起取韩安邑之东到干河,即此。
董泽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水经注》:董水西经董泽陂南,陂东西七里,南北三里。《春秋》:文六年,晋于董。又宣十二年,厨武子曰,董泽之蒲,可胜既乎。杜预曰:河东闻喜县东北有董泽陂,陂中产杨柳,可以为箭也。一名董氏陂。又名豢龙池,即舜封董氏豢龙之所。其地出泉,名董泉,民引以溉田,流入涑水。
沙渠在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唐会要》:仪凤二年,诏引中条山水于南陂下,西流经十六里,溉涑阴田,谓之沙渠,今堙。○冷泉,在县东四十里。又有温泉,一出县东南胡村,一出官庄村,俱引渠溉田,流入涑水。○含口在县东南。亦曰含山路。《水经注》:洮水源出闻喜县青野山,世以为青襄山。其水东径大岭下,西流出山,谓之含口,又西合于涑水。唐大顺初,张攻河东,为李克用所败,走保晋州,复自含口遁去,逾王屋,从河阳渡河,还长安。天复中,朱全忠谋取河中,遣张存敬将兵自水渡河,出含山路,袭绛州,绛州出不意,遂降于全忠。龙头堡在县东北二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:后周正平郡及闻喜县尝理于此。○涑水驿,在县城西。宋、元以来故驿。又留庄隘,在县东南七十里中条山上,南通垣曲县,北接绛县。冷谷口,今亦见平陆县。
平陆县在州东南九十里。南至河南陕州五百里,东北至绛州垣曲县一百八十里,西北至解州百里。春秋时虞国地也。后为晋地。战国时魏地。汉为大阳县地,属河东郡。后汉及魏、晋因之。后魏属河北郡。后周天和二年,改置河北县,并置河北郡治焉。隋开皇十五年,郡废,县属蒲州。唐贞观元年,改属陕州。天宝初,因开漕渎,得古刃,篆文曰平陆,遂改今名。宋因之。金改属解州。今城周二里有奇,编户六十六里。
○大阳城在县东五十里。汉置县,应劭曰:吴山在其西。是也。以在大河之阳而名。光武初,邓禹围安邑,数月未下,更始将樊崇等渡大阳欲攻禹,禹逆击于解南,斩之。兴平二年,帝自陕渡河,至大阳,御牛车幸安邑。后魏属河北郡,后周改县为河北县,移于今治。杜佑曰:大阳,春秋时北虢所都。似误。虞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。《史记》:武王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,是为虞仲。司马贞曰:夏都安邑,虞在其南,故曰夏墟。应劭曰:《汉志》大阳有吴山在西,上有虞城,周武王封泰伯后于此,为晋所灭。亦曰吴城。秦昭王五十二年,伐魏取吴城,即此。又有茅城,在县东南茅津上,春秋时晋邑也,亦曰茅亭。○冥阝城,在县东北二十里,春秋时虞国之冥阝邑也。《左传》:僖二年,晋荀息曰,冀为不道,入自颠令,伐冥阝三门。杜预曰:前此冀伐虞至冥阝也。其城周四里有奇,亦谓之塞。
下阳城在大阳故县东北三十里。春秋时虢邑也。僖二年,虞师、晋师灭下阳。《梁传》:虞、虢之塞邑,晋献公假道于虞以伐虢,取其下阳以归。贾逵曰:虞在晋南,虢在虞南也。元至正十六年,察罕帖木儿自陕州追汝阴贼至安邑,贼还,欲渡河而南,察罕扼之于下阳,赴水死者甚众,贼乃遁去。
○底柱山在县东南五十里。亦曰三门山,亦曰底柱峰。《邑志》:底柱六峰皆在大河中流,最北有两柱相对,距岸而立,所谓三门也。次于其南有孤峰特起,峰顶平阔,禹庙在焉,其西有立石数枚,圆如削成。复次其南有三峰,东曰金门,中曰三堆,西曰天柱。大河湍激于群峰间,南折而东出,两崖夹水,壁立千仞,天下之奇观也。与河南陕州接界,详见河南名山底柱。
虞山在县东北五十里。亦曰吴山,以山有泰伯庙也。亦曰虞阪,即中条之支阜,《左传》谓之颠令。《水经注》:颠令在傅岩东北十余里,东西绝涧,于中筑以成道,指南北之路,谓之令桥。桥之东北曰虞原,原上道东有虞城,其城北对长坂二十余里,谓之虞阪,亦即傅说所筑处矣。《战国策》:楚客谓春申君曰,昔骐骥驾盐车上吴阪,迁延负辕,而不能进。即此处也。魏孝昌末,正平民薛修义围河东,薛凤贤据安邑,以应萧宝寅,诏遣宗正珍生讨之,珍生守虞阪不敢进。即此。其坂自上及下,七山相重。
卑耳山在县东。齐语作辟耳。桓公悬车束马,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。《史记》:齐桓公曰,束马悬车登太行,至卑耳山而还。《正义》:卑,音壁。《索隐》曰:卑耳山在河东大阳县。韦昭曰:拘夏,辟耳山之溪也。○箕山,在县东北九十里。山形如箕,因名。相传尧时许由隐此。下有清涧,即由洗耳处。又覆釜山,亦在县东北。《唐志》:县有瑟瑟穴,有银穴三十四,铜穴四十八,在覆釜、三锥、五冈、云分等山。三锥山,见于垣曲县界。
傅岩县东三十五里。即殷相傅说隐处,俗名圣人窟。其地亦曰隐贤社。孔安国曰:傅氏之岩,在虞、虢间,通道所经,有涧水坏道,常使胥靡刑人筑护之。说贤而隐,代胥靡筑以供食,故曰说筑傅岩之野。《史记》亦作傅险。○间原,在县西六十里,俗呼让畔城。至今其田民无耕者,即虞芮质成于文王之田也。其原东西七里,南北十三里,西去今芮城亦六十里云。
○黄河在县城南。自芮城县而东,至是微折而南,至县东南三十五里傅岩前。有茅津渡,亦曰大阳渡。又流经县东五十里,经底柱峰,曰三门集津。又流经县东南一百二十八里,曰白浪渡,皆黄河津济处也。今茅津、白浪,皆有巡司戍守。又茅津,详见陕西大阳津。交涧水在县西北五里中条山。东西二沟,流与中涧合,俗名三汊涧,流注于河。○沙涧,在县东三十里,出傅岩中,径大阳故城,东流注于河。今沙涧、茅津渡,共设一巡守。今亦见闻喜县。
○留庄隘在县东北中条山,中路通垣曲县。○坞乡,在县西。后汉建安元年,帝驻安邑,诸将韩暹屯闻喜,胡才、杨奉屯坞乡,即此。
张店镇在县西北。唐干宁四年,陕虢王珙攻河中王珂,李克用遣将李嗣昭救之,败陕兵于猗氏,又败之于张店镇,遂解河中之围。《金人对境图》:张店,平陆所属镇也。○金鸡堡,在县南二里,有金鸡冈。其顶高峻,前临黄河,昔人因置堡于此,为戍守处。芮城县在州西南九十里。南至河南灵宝县四十里,北至临晋县百三十五里,东北至解州八十里。古芮国。春秋时魏国地,后属晋。汉为河东郡河北县。西魏置安戎县。后周改曰芮城,又置永乐郡于此。隋省郡,县属蒲州。唐武德二年,置芮州。贞观元年州废,县属陕州。宋因之。金改属解州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四十里。○古芮城县西三十里。商时芮伯封此,与虞为邻国,文王为西伯,虞芮质成,是也。周时芮为同姓国,其封地在今陕西同州。《春秋》:桓三年,芮伯万为母所逐,出居于魏,谓即此城云。今名郑村。
河北城在县东北七里。一名魏城,故魏国城也。晋献公灭之,以封其大夫毕万。汉置河北县。《汉志》注:河北县,古魏国也。晋义熙十二年,秦姚懿屯陕津以拒刘裕,谋袭夏安、散谷以赐河北夷夏,事败被执。魏、晋皆属河东郡,姚秦置河北郡于此。后魏因之。后周改置河北郡于大阳,此城遂废。
○首阳山在县北十五里,北与蒲州相接界。《郡国志》:薄山在县城北十里,以其南北狭薄,谓之薄山,即中条之异名也。《封禅书》:自华以西,名山七,薄山其一也。《水经注》:薄山亦名襄山云。详见前名山雷首。○甘枣山,在县东北二十里,亦中条山之支阜也。
○黄河在县南。又县西亦距河,相去不过二十余里,县居河山之间,最为迫狭,亦谓之河曲。晋义熙十三年,刘裕伐秦,前锋檀道济等至潼关,薛帛据河曲来降,即此。旧《志》云:河水自蒲坂南至潼关,激而东流,蒲坂、潼关之间,谓之河曲也。
恭水在县北二十里。源出甘枣山,流入大河。○永乐涧,在县西。《水经注》:涧水源出薄山,南经河北县城西,又南注于河。后周永乐郡盖因以名。今谓之蒲萄涧,在县西二十里。又大安池,在县南十五里,引以溉田,下流入河。
浢泉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出中条山,南入大河。一名浢泽,其入河处,谓之浢津,渡达河南灵宝县。《郡志》云:浢津一名窦津,亦名陌底渡,在芮城县东南四十里王村。洪武四年,置巡司于此。九年,移司于王村县南七里。今详灵宝县窦津。○通泽泉,在县东八里,流合县西北十三里之地皇泉。又鹿跑泉,在县东北八里,一名深静泉,俱有灌溉之利。
○万寿堡县西北八里。《志》云:周显王时,芮民西接于秦,葺此堡以自守,废址犹存。又太尉堡,在县东南十五里。《志》云:刘世让尝屯兵于此,本名凤凰堡,芮民呼世让为太尉,因名。
襄邑堡在县东。晋义熙十三年,刘裕遣诸军伐姚秦,进抵潼关,檀道济、沈林子自陕北渡河,拔襄邑堡。《括地志》:襄邑堡在河北县。
绛州在府南百五十里。东至泽州四百五十里,东南至河南河南府五百里,南至河南陕州二百五十里,西南至蒲州三百七十里,西至陕西同州四百十里,西北至吉州二百里。
春秋时为晋国。战国属魏。秦、汉属河东郡。魏正始八年,分河东、汾北置,属平阳郡。晋因之。后魏太武帝置东雍州及正平郡,孝文帝废东雍州。东魏孝静帝复置。高齐因之,皆为重镇。后周亦曰正平郡,武成二年,改州为绛州。隋开皇初,郡废,仍曰绛州。大业三年,改为绛郡。唐武德元年,复曰绛州。天宝元年,改曰绛郡。干元元年,复故。宋因之亦曰绛郡。金仍为绛州,又置绛阳军节度。兴定二年,升为晋安府。元复曰绛州。明初以州治正平县省入编户五十二里,领县三。今仍曰绛州。州控带关河,翼辅汾、晋,据河东之肘腋,为战守之要区。马燧拔此而怀光危唐兴元初,河东帅马燧攻李怀光,拔绛州,分兵取闻喜、万泉、虞乡、猗氏、永乐,进逼河中,朱温扼此而王珂陷光化四年,朱温先取晋、绛,以扼河东援兵之路,河中遂陷,五代周备此而河东却周广顺初,北汉合契丹兵攻晋州,周主遣王峻驰救,峻自陕州至绛,北汉乃引兵趋邺,金人屯此而关中倾宋建炎中,金人屯绛州,屡犯关内,次第陷没,所系非浅矣。
○正平废县今州治。晋故绛地。汉为河东郡临汾县地。魏置正平郡。后周改置临汾县,亦为正平郡治。隋开皇三年,郡废,属绛州。十八年,改县曰正平。大业三年,改属绛郡治。唐、宋因之。明初省。今城周九里有奇,门二。柏壁城州西南二十里。其城高二丈五尺,周八里。后魏明帝元年,置柏壁镇。太武帝置东雍州治于此。后周武帝置绛州,初亦治此。唐初刘武周及其将宋金刚陷并、浍等州,世民进讨,自龙门渡河,屯柏壁,大破其别将于美良川。或曰:美良川在城东北。今柏壁镇有秦王堡,亦以世民而名也。长修城在州西北二十一里。汉置长修县,属河东郡。高帝二年,封杜恬为侯国。后汉省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经临汾县东,又屈从县西南流,又西过长修县南,又西与华水合。后周天和五年,韦孝宽虑齐人将图汾北,请于华谷、长秋筑城,以杜其患。宇文护不听,汾北果为齐所据。长秋,长修之讹也,今名长秋镇。近《志》作晋灵公城,谬矣。○阳壶城,在州西。《九域志》州有阳壶城。《史记》:周安王元年,秦伐魏,至阳狐城。或以为即此也。○九原山在州西北二十里。春秋时晋诸大夫葬此,赵文子与叔向观于九原,是也。晋义熙十三年,刘裕伐秦,前锋檀道济等攻潼关,秦将姚绍据险拒守,遣兵屯九原,阻河为固,欲以绝道济粮援,沈林子击破之。亦谓之九京。
峨嵋山在州南十里。《志》云:山迤逦连闻喜、夏、猗氏、临晋、荣河诸县界,西抵黄河,东抵曲沃西境。亦曰峨眉坡,亦曰峨眉原,即中条之坡阜也。○哺饥坂,在州北六里,即赵宣子食翳桑饿人处。
○汾水在州南。东北自曲沃县流入境,又西入稷山县界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南至临汾县东,又屈从县南西流,谓之汾曲也。唐德宗时,州臣尝凿汾水灌田万三千余顷。
浍水在州东南四十里。亦自曲沃流入境,至州南之王泽,合于汾水。《春秋》:晋平公、齐景公至浍上,即此。《括地志》:王泽在州南七里。《史记》:智伯攻赵,赵襄子奔晋阳,原过后从,至于王泽。即其地也。○龙谷水,在州东北十八里。《春秋》:昭二十九年,龙见于绛郊,水因以名。又马壁谷水,在州南。《宋国史》:熙宁八年,都水监程师孟言,正平县南有马壁谷水,臣向常劝民开渠溉田五百余顷,是也。下流俱入汾水。
○鼓堆泉在州北十五里。出九原山,其上有堆,如覆釜形,履之如鼓声。水分二派:东曰清泉,西曰灰泉,引入州城,以注于汾水。《水经注》谓之古水,其堆亦曰古堆。唐初义师克临汾,进次古堆,绛郡守陈叔达不下,高祖攻拔之。或谓之鼓山。○武平关州西二十里。北齐时屯兵于此以防周。《通典》:州南七里有故家雀关,亦周、齐时戍守处也。汾阳监,在州北,《唐·食货志》:绛州有汾阳、铜源等钱监,天下罏九十九,绛州居其三十云。
稷山县在州西五十五里。东北至太平县百里,西至蒲州河津县六十里,东南至解州闻喜县九十五里。汉闻喜县地。后魏置高凉县,并置高凉郡。西魏属龙门郡。隋开皇初,郡废。十八年,改县曰稷山,属绛州。唐因之。光化初,改属河中府。宋仍属绛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七十三里。○玉壁城在县西南十三里。西魏大统四年,东道行台王思政以玉壁险要,请筑城自恒农徙镇之。宇文泰从之,因以思政为并州刺史,镇玉壁。八年,高欢伐魏,入自汾、绛,连营四十里,思政守玉壁以断其道,欢攻围之。不能克。十二年,韦孝宽代思政镇玉壁,高欢自邺会兵于晋阳,至玉壁围之。以挑西师不出,欢百计攻围,昼夜不息,孝宽随机拒守。欢用术士孤虚法聚攻其北。北,天险也。智力俱尽,卒不能拔。周保定初,置勋州于此,以旌孝宽之功。后又尝移绛州治此。《通释》:玉壁城周八里,四面并临深谷,后周置勋州总管府,又改为绛州,隋初移于正平,此城遂废。
华谷城在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涑水出闻喜县黍葭谷,谓之华谷。又有华水,出华谷中,西流与汾合,后周天和五年,韦孝宽在勋州,请筑华谷、长秋二城,以杜齐人争汾北之路,不听。既而齐将斛律光争汾北,出晋州道,于汾北筑华谷、龙门二城,与周人相持。此即斛律光所筑者。建德五年,围晋州,分遣宇文招自华谷攻齐汾北诸城,是也。今名华谷村。
龙门城在县北,即高齐斛律光所筑以争汾北者。《五代》:稷山县有后魏龙门郡城,盖县本后魏龙门县地也。○高凉城,在县东南三十里,后魏太和中,分龙门县置高凉县,后又置高凉郡,领高梁、龙门二县,西魏又改置龙门郡,高凉县属焉。隋迁县治汾水北,改曰稷山县。或作高梁,误也。○廉城,在县东北十里,相传赵将廉颇戍守之地,今曰廉城村。又高欢城,在县西五里,高欢攻围玉壁时所筑也。又县西三里有稷王城,亦周齐时戍守处,以稷王庙而名。
○稷神山在县南五十里,隋因以名县。杜预曰:闻喜西有稷亭。是也。《水经注》:山在汾水南四十里。山东西二十里,南北三十里,高十三里。山上有稷祠,下有稷亭。相传后稷始播谷于此。《志》云:山之麓跨万泉、安邑、闻喜、夏县界。摩云山在县西。《唐史》:河中、绛州之间,有摩云山,山绝高,民保聚其上,寇盗无能近。龙纪初,泽州帅李罕之攻拔之,时人谓之李摩云。○清原,在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春秋》僖三十一年,晋于清原,作五军以御狄。又宣十二年,赤狄伐晋,及清原也。又成十八年晋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,大夫逆于清原。杜预曰:在闻喜县北。《寰宇记》:安邑县北五十里有清原也。《一统志》:县有清源城,晋文公作五军之所。○汾水在县南十里,自绛州流入境。高欢围玉壁,城中无水,汲于汾,欢使移汾,一夕而毕。盖于上流决水移之,不使近城也。汾水又西入河津县界。《志》云:今县西南十二里有玉壁渡,元魏时于汾水北置关,后为渡。其南又有景村渡,后徙而西北,为李村渡夏秋以舟,冬为木桥以济渡。○漉漉泉,出稷神山,北流入汾。又县北三里有葫芦泉,县西有碧水泉,县东北有白杨泉,皆引流溉田,注于汾水。
○文侯镇在县西北。高齐天保十年,斛律光击斩周将曹回公,柏谷城主薛禹生弃城走,光遂取文侯镇,立栅置戍而还。柏谷城,或云亦在县境,非河南郾师之柏谷城也。
绛县州东南百里。北至曲沃县六十里,东北至翼城县七十里,南至垣曲县百五十里。春秋时晋新田之地。汉为绛县,属河东郡。高帝六年,封周勃为侯国。晋属平阳郡。后魏置南绛县,又置南绛郡治焉。后周废郡,改县为绛县,寻置晋州。建德五年,州废,仍置绛郡。隋初郡废,县属绛州。唐初县属浍州,寻复属绛州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四十里。
○车箱城在县东南十里。《志》云:晋侯处群公子之所,城东西形长如车箱而名。西魏大统五年,尝修此城为戍守处,又侨置建州于此。十二年,高欢围玉壁,别使侯景将兵趋齐子岭,魏建州刺史杨标镇车箱,恐其寇邵郡,帅骑御之。十六年,宇文泰伐齐,自弘农为桥济河,至建州,即此城也。宋白曰:绛县本理车箱城,隋移今治。齐子岭见河南济源县。○曲阳城,在县东南,魏地也。汉初曹参追击魏豹于曲阳,即此。或曰:在曲沃之阳,故曰曲阳。
○太行山县东二十里。山甚高险,西北诸山,多其支委。或谓之南山,即元末察罕败贼处。余详见河南名山太行。○太阴山,在县东南十里。崖壁峭绝,阳景不到,接连太行,势极高峻。下有沸泉峡,悬流奔壑,一十余丈,西北流,注于浍水。
绛山县西北二十五里。山出铁,亦名紫金山。盖与曲沃县接界。《志》云:绛山西入闻喜县,东距白马山,绛水出其谷内。○横山,在县南四十里,东南跨垣曲县界,一名大横岭。《志》云:涑水出岭之干洞,伏流盘束地中,至闻喜县界,始出而西流云。
ゾ山县东南八十五里。亦曰效山,又讹为罩山,即《山海经》所云教山,教水出焉者也。孔颖达云:干河之源,出于此山之南,入垣曲县界。○绛水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括地志》:绛水一名白水,今名沸泉,源出绛山飞泉,奋涌注县,积壑三十余丈,望之极为奇观,可接引以北灌平阳。胡氏曰:此正绛水利以灌平阳之说。然《括地志》亦因旧文强为附会耳。《志》云:绛水西流,入闻喜县,为涑水之上源。
浍河在县东北四十里,地名大交镇,浍水别源出焉,西北流,会山溪诸水,至曲沃会于翼城县之浍水。
垣曲县州东南二百三十里。西南至解州平陆县百八十里,东至河南济源县百七十里,南至河南渑池县一百二十里。汉河东郡垣县地。后魏皇兴四年,置白水县,为邵郡治。后周兼置邵州,改县曰亳城。隋开皇初,郡废。大业初,州废,改县为垣县,属绛郡。义宁初,曰邵原郡。唐武德初,置邵州。贞观初州废,县仍属绛州。龙朔三年,改属洛州,长安二年复故。贞元二年,又属陕州。元和三年,还属绛州。宋改为垣曲县。今城周四里,编户十九里。
○垣曲城在县西北二十里,故魏邑也。一名王垣。《史记》:魏武侯二年,城安邑王垣。又秦昭襄十五年,大梁造白起攻魏取垣,复与之。十八年,复取垣。汉置垣县。后汉延平元年,垣山崩,即垣县山也。徐广曰:垣县有王屋山,故曰王垣,亦曰武垣。曹参击魏豹于曲阳,追至武垣,生得豹,遂取平阳。《博物记》:山在县东,状如垣,故县亦有东垣之称。建安十年,寇张白骑之众攻东垣。晋太元十一年,苻丕与慕容永战于襄陵,大败,南奔东垣,即此。后魏改置白水县,而故县遂废。或曰:魏白水县,即故垣县也。城东有白水,西南流合清水,故名为白水县,邵郡、邵州,皆治焉。西魏大统四年,杨拣取邵郡,东魏城堡多附于魏,即此。《五代志》:后魏置建州于高都,西魏亦尝侨置于邵郡。高都,泽州。
邵城在县东。亦曰郫邵。《博物记》:垣县东九十里有郫邵之厄。《春秋》:文八年,晋贾季迎公子乐于陈,赵孟杀诸郫。即郫邵也。又襄二十二年,齐侯伐晋,取朝歌,入孟门,登太行,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。孔颖达曰:垣县有召亭,是也。宋白曰:其地即周召分陕之所,今有邵原祠,在垣县东六十里古棠树下,魏邵郡盖因以名。○亳城,在县西北十五里,相传汤克夏归亳,尝驻于此,因名。后周以此名县。隋义宁初,复置亳城县,属邵原郡。唐武德初,属邵州,五年省。又有葛城,在县西南五里,相传汤始征葛,即此。俗名葛伯寨,盖传讹也。或曰:《史记》赵成王十七年,与魏惠王遇葛孽,此即葛孽城。
阳胡城在县东南二十里。近大河。亦曰阳壶,即ゾ谷之北岸。春秋时谓之壶丘。襄元年,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,归置之壶丘。杜预曰:河东之垣县东南有壶丘亭也。亦曰阳壶。战国周安王元年,秦伐魏,至阳壶。后魏时曰阳胡。《魏书·裴庆孙传》:邵郡治阳胡城,去轵关二百余里。魏主修永熙三年,与高欢有隙,将入关,使源子恭守阳胡,盖以防欢之邀截。西魏以邵郡为重镇,与高欢相持,亦即阳胡矣。
清廉城县西五十二里。后魏置县,以清廉山为名。隋义宁初复置,属邵原郡。唐武德初,属邵州。贞观初,省入垣县。又蒲原废县在县东,后周置,大业初省。唐武德二年,改置长泉县,属怀州,寻废。○皋落城,在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清水东流经皋落城,即《春秋》闵二年晋侯伐东山皋落氏处。世谓之倚亳城,盖声相近。今亦见前乐平县皋落山。
○王屋山在县东北百里,接河南济源县及泽州阳城县界。沇水出焉。《志》云:县东十里有济源山,或以为济水源出此山之阳也。今王屋山详见济源县。
三锥山在县北六十里。三峰如锥,旧产铜。其相近者有鼓钟山,或曰瞽冢山也,相传瞽瞍葬处。又折腰山,在县西北七十里,中低两高,旧有铜矿,凿久摧折,故名。又西北有清廉山,清水出焉。《水经注》:清水山,清廉山之西岭,世亦谓之清营山,其水东南流,出峡,峡左右有城,盖古关防云。又西北有白马山,与绛县接界。○锯齿山,在县东北十五里,以山峰错列而名。又诸冯山,在县东北四十里。孟子云:舜生诸冯,盖即此。又东北有马头山,白水出焉,流合于清水。
○黄河县南三十里。有济民渡,南岸直河南新安县北界。《志》云:河自平陆东流入县界,又东南入河南济源县境。是也。
清水在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清廉山,东南流,白水流合焉,又东南入于大河。《水经注》:白水径垣县故城北,又东南径阳壶城东,又东南流注于河云。
干河在县东北。源出绛县接界之ゾ山,西南流注于河,即鼓钟川分流南出之水也。是水冬干夏流,亦曰干涧。《史记》云:秦昭王十四年,涉河取安邑以东,至干河,盖在此。《唐史》:会昌四年,泽、潞降将高文瑞言官军攻泽州,须过干河立寨,自寨城连延筑为夹城,环绕泽州。是也。
○箕关在县东北七十里。亦曰濝关。《水经注》:濝水出王屋西山濝溪,夹山东南流,经故城东,即濝关也。濝水西屈经关城南,又东流注于河。《后汉书》:建武元年,遣邓禹入关,至箕关,击河东都尉。二年,遣司空王梁北守箕关,击赤眉别校,降之,即此。
鼓钟镇在县北六十里。亦曰鼓钟城。《水经注》:教水出垣县北教山,其水南历鼓钟上峡,飞流注壑,夹岸深高,南流历鼓钟川,川西南有冶宫,世谓之鼓钟城。后周建德五年,攻晋州,分遣尹升守鼓钟镇,即是处矣。鼓钟川水至马头山东,伏流重出,南入于河。
裴氏堡在县东南。晋永嘉末,居人裴氏筑堡自守处也。后因置屯戍于此。永和九年,秦苻坚侨置幽州治焉。十一年,燕慕容隽遣慕容长卿入轵关,攻秦幽州刺史疆哲于裴氏堡,败没。《志》云:今县有横岭,有巡司,设兵戍守。
霍州府北百四十五里。东至沁州二百九十里,西至隰州二百五十里,北至汾州府二百二十里。
春秋时霍国,后为晋地。战国属赵。秦、汉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,后魏因之。建义初,置永安郡。隋开皇初,郡废。十六年,置汾州。十八年,改为吕州。大业初,州废,属临汾郡。义宁初,置霍山郡。唐初,复置吕州。贞观十七年,州废,县属晋州。宋因之。金仍属平阳府。贞三年,置霍州,元因之。明初,以州治霍邑县省入编户二十里,领县一。
州大岳镇其东,汾水经其西,据山川之胜,为扼要之所,争衡于太原、平阳间,未有不以州为孔道者也。
○霍邑废县今州治。《禹贡》岳阳地,周彘邑也。周厉王无道,周人逐之,出居于彘。《地志》:武王封叔处于霍,即彘邑也。汉置彘县,属河东郡。后汉阳嘉三年,改为永安县。魏、晋因之,属平阳郡。后魏建义元年,置永安郡治焉。东西魏相持,东魏置永安戍于此。后周建德六年,克晋州,宇文宪自雀鼠谷攻拔洪洞、永安二城,是也。隋开皇中,为汾州治,寻为吕州治,又改县为霍邑县。大业初,州废。十三年,李渊起义兵于太原,自西河进克霍邑,寻为霍山郡治。唐初亦为吕州治,州寻废,而霍邑不改。金为霍州治,明初省。今城周九里有奇。
吕城州西三里,故吕乡,晋吕甥邑也。今有吕陂,在州西南十里,亦以吕甥名。隋因置吕州,亦曰吕州城。唐武德二年,世民破刘武周将寻相于吕州,即此。或谓之永安城,即故永安县治。又彘城,杜预曰:在永安县东北,即周厉王所居,今州城东北有厉王陵。○赵城,在州西南。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,即此,为赵氏之始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历唐城东,又南径霍城东,又经赵城西,是也。又赫连城,在州西北四十里。《志》云:赫连勃勃所筑。恐误。
霍城州西十六里,故霍国也。《左传》:闵元年,晋献公灭霍,赵夙为御,霍哀公奔齐,晋国大旱,卜之曰:霍泰山为祟,使赵夙召霍君奉祀,晋复禳焉,此其故居云。又《魏世家》,悼子徙治霍,即此。○唐城,在州西,薛瓒曰:尧所都,东去彘十里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过永安县西,又东历唐城东。又有陶城,《志》云:在州南三十里,今为陶唐谷。
○霍山州东南三十里,南接赵城,北跨灵石,东抵沁源。其东峰最高者,即观追也。今详见名山霍山。
鸡栖原州东北三十里,霍山高平处也。周主邕克晋州,宇文宪进克永安,齐人焚桥守险,军不得进,宪使宇文椿屯鸡栖原,伐柏为庵以立营,齐主纬闻平阳陷,乃自晋阳分军向千里径,又分军出汾水关,自帅大军上鸡栖原,周人引还,是也。又州南十里有銮铃原,相传唐太宗过此,挂銮铃于树,因名。
石鼻谷州东三十五里。谷中出水,引至城南灌田,名石鼻渠。又义成谷,在州东南三十里,中出水,亦西流灌田,皆霍山旁谷也。
○汾水在城西。自汾州府流经灵石县,又南流入境,又南入赵城县境。○霍水,在州东南。《志》云:水出霍太山,西流经赵城县南,又西注于汾水,盖即霍渠之上源矣。
彘水州南一里。源出霍山,西南流,经城南入汾。又州东八里有古鱼池,州东十里有章丘泉,州南十五里有方池水,东南十五里有圆泉水,东北三十五里有罗头泉,俱引流溉田,下注于汾。
○贾胡堡州东北五十里,在霍山蛤蟆岭上。隋大业十三年,李渊起兵太原,至西河,入雀鼠谷,进军贾胡堡,去霍邑五十里,是也。《括地志》:灵石县有贾胡堡,盖旧在灵石县境。
千里径州东十里。后魏平阳太守封子绘所开之径也,为北出汾州,径指太原之道。或谓之十里径。亦详见名山霍山。○霍山驿,在城东。又有霍山递运所,俱明洪武中建置。
灵石县州北百里。东至沁州沁源县百九十里,北至汾州府介休县六十里,西北至汾州府孝义县五十里。汉太原郡介休县地。隋开皇十年,分置灵石县,属介州,以傍汾水开道得瑞石而名也。义宁初,属霍山郡。唐初属吕州,贞观中,州罢,县属汾州。宋因之。元改属霍州。今城周一里有奇,编户十九里。
○静岩山县东北二十里。《郡国志》:即太岳之异名也,下有五龙泉,亦谓之五龙山。○介山,在县东三十里,春秋时,介子推隐此,因名。一名介美山,亦曰绵山,接沁水、介休二县境。又尖阳山,在县东南五十里,极峻险。
高壁岭在县东南二十五里。亦名韩信岭,最为险固,北与雀鼠谷接。后周建德五年,齐师败于晋州,高阿那肱退守高壁,余众保洛女寨,周主邕向高壁,阿那肱遁走,宇文宪攻洛女寨,拔之。又隋仁寿末,汉王谅举兵并州,杨素击之,谅遣其将赵子开拥众十万,栅绝径路,屯据高壁,布陈五十里。素令诸将以兵临之,自引兵潜入霍山,缘崖谷而进,营于谷口,驰出子开之北,子开大败。唐武德三年,世民追宋金刚将寻相及于吕州,乘胜逐北,一昼夜行二百余里,战数十合,至高壁岭,是也。《志》云:岭在霍州北八十里,有高壁铺。又洛女寨,亦在县南。
秦王岭在县东南三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西南三十里有宋老生寨,高四里,与秦王岭相对,盖老生所筑,以拒唐兵之处。其地亦名鲁班缠,山溪峻险,架木为梁,俗谓之缠,世传鲁班所修云。○汾水在县城北。自汾州府介休县流入境,又西南流经汾西县东,而入霍州境。
仁义河在县南四十里。源出沁源县境,经尖阳山,民引渠以灌田,至仁义驿西南二十里,而入于汾。又谷水,在县东北四十里,出棉山白口谷,居民引以溉田,流经城北入于汾,一名小水河。
○阴地关县西南百二十里,出汾、晋之间道也。唐大顺元年,张建议讨李克用,会诸道兵于晋州,出阴地关,游骑至汾州,为河东所败。光化五年,朱全忠攻太原,遣其将侯言以慈、隰、晋、绛兵入自阴地,取汾州。既而克用遣将李嗣昭等出阴地关,取隰、慈等州。梁开平三年,晋将周德威等复出阴地关攻晋州。又贞明二年,梁、晋相持于魏博,梁将王檀请发河中、陕、同、华诸镇兵袭晋阳,自阴地关入,奄至晋阳城下,晋人大惧,力战,梁军乃却。石晋末,刘知远称帝于太原,引兵南下,自阴地关出晋绛。周广顺初,北汉主刘丞钧屯阴地关,进攻晋州,既而北汉主复合契丹兵出阴地关攻晋州。显德元年,诏王彦超等自阴地关入攻河东汾州。关盖扼束要地矣。《通志》:阴地关在县南二十里汾水西。恐误。
南北关在县东八十里。《宋志》:县有阳凉南关,阳凉北关。靖康末,女真将粘没喝自太原分兵趋汴,平阳叛卒导入南北关。粘没喝叹曰:关险如此,而我乃得越,南朝可谓无人。遂取威胜军,陷隆德府。既而姚古复隆德、威胜,扼南北关。又李纲遣范琼屯此。《志》云:关与沁州、辽州、汾州,皆去太原五驿云。又《唐志》县有长宁关。汾水关在县西南。《括地志》:灵石县有汾水关,后周主邕攻晋州,分遣宇文盛守汾水关,既克平阳,齐主纬自晋阳驰救,分军出千里径,及汾水关,盛拒却之。既而周主自平阳进向晋阳,至汾水关,是也。○冷泉镇,在县北四十里,有冷泉北流入汾,镇因以名。灵石口巡司置于此。《志》云:镇有冷泉渡,临汾河,其南三十里有下河门渡,相近又有南山小水渡。
吉州府西二百七十里,东南至绛州三百里,西南至陕西韩城县百七十里,西北至陕西延安府二百九十里,东北至隰州百六十里。春秋时,晋之屈邑也。战国属魏。秦、汉属河东郡。魏、晋属平阳郡。后魏置定阳郡。东魏兼置南汾州天平四年,南汾州降于西魏。高齐武平二年,复攻取之。北齐曰西汾州。后周改为汾州。隋开皇初,郡废。十六年,改为耿州。十八年,复为汾州。大业初改曰文城郡。唐武德初,又为汾州。五年,改为南汾州。八年,改为慈州。天宝初,曰文城郡。干元初,复曰慈州。宋因之。熙宁五年州废,改属隰州。元初,改置吉乡军,寻复为慈州。金曰耿州,明昌初,改曰吉州。元以州治吉乡县省入。明初,仍曰吉州编户二十一里,领县一。
州控带黄河,有龙门、孟门之险,为河东之巨防,关内之津要。○吉乡废县今州治。汉北屈县地。后魏延兴四年,置定阳县,为定阳郡治。后周天和五年,杨敷守定阳,齐将段韶围之,敷固守不下,韶急攻之,屠其外城。会韶病,谓高长恭曰:此城三面重涧,皆无走路,惟虑东南一道耳,贼必从此出,宜简精兵而守之,此必成擒。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伏于东南涧口,城中粮尽,敷出走被擒,即此。隋初,郡废。开皇十八年,改县曰吉昌,为汾州治。唐为慈州治。五代唐避李国昌讳,改曰吉乡。宋因之,元省。今州城周不及五里。北屈废县州东北二十一里。春秋时晋屈邑,即公子夷吾所居。《左传》曰:晋有屈产之乘。又晋二五言于献公曰:蒲与二屈,君之疆也。杜预曰:二屈当为北屈,汉置北屈县。应劭曰:有南故加北,汲郡古文,翟章救郑,次于南屈。后汉及魏晋仍为北屈县。晋建兴初,并州刺史刘琨与代公猗卢伐刘聪,琨进据蓝谷,猗卢遣拓拔普根屯于北屈。升平初,姚襄将图关中,自北屈渡河,进屯杏城。《水经》:北屈西距河十里。魏收《志》:神元年,擒赫连昌,囚于北屈,置禽昌县。或曰:后魏析置禽昌县,北屈县省入焉。孝文时,又析置定阳县。杜佑曰:吉昌,汉北屈县也。蓝谷,见太原府太原县。杏城,见陕西中都县。
南汾城在州南。东魏置南汾州于定阳,后周取之,改为汾州。高齐武平初,斛律光围定阳,因筑南汾城以逼之。《志》云:州西南十里有倚梯城,在龙门上口,垒石为之,东北高据峻岭,西南俯临黄河,悬崖绝壁,百有余丈,以其险绝,非梯莫上,因名。或以此即斛律光所筑南汾城云。
姚襄城州西五十二里。襄为桓温所败,走平阳时所筑,后人因名。城周五里,高二丈。杜佑曰:姚襄城西临黄河,控带龙门,实为险峻,为周、齐交争之处。后周天和五年,宇文护使郭荣筑城于姚襄城南,定阳城西。既而齐人取汾州,及姚襄城,惟郭荣所筑城独存。又耿城,在州南,相传殷祖乙所都也,隋因置耿州。杜佑曰:隋耿州置于耿吉城,即此。
仵城废县州北六十里。本北屈县地。后魏置五城县,兼置五城郡治焉。魏收《志》:五城县初名曰京军,太和二十一年,改名五城。隋初郡废,改县曰伍城,属汾州。唐武德二年,改置仵城县,属昌州。贞观初,县废,寻复置,改属慈州。宋废为仵城镇。金兴定五年,复置仵城县,属隰州。元废。《志》云:州东北去蒲县六十里。是也。
文城废县在州西北五十里。本西魏所置,属汾州。隋因之。唐属慈州。《旧唐书》:显庆三年,移县治仵城县东北文城村。天中,改曰屈邑。五代时,复曰文城。宋仍属慈州,熙宁五年省为镇。金因之,属吉乡县。
○壶口山在州西七十里。《禹贡》:既载壶口,是也。东魏初,高欢自壶口趋蒲津,击宇文泰。隋末,李渊自龙门进军壶口,河滨之民献舟者以百数,即此处也。壶口之北,即孟门山。○孟门山,在州西七十里。《山海经》:孟门之山,上多金玉。《淮南子》:龙门未辟,吕梁未凿,河出孟门之上,大禹疏通,谓之孟门,故《穆天子传》曰:北登孟门九河之蹬。孟门,即龙门之上口也。此为黄河巨厄,夹岸崇深,奔浪悬流,倾崖触石,诚天设之险。又南至龙门山,谓之下口云。
挂甲山州南二里,相传尉迟恭从征,尝挂甲于此而名。又风山,在州北十里,有穴如轮,风从中出。○明珠山,在州西九十里,东接乡宁县界。
○黄河州西七十里。自隰州大宁县流入境。《通释》:河至文城县孟门山,是为入龙门,至汾阴县合河之上,是为出龙门,从古津要之所也。又清水河,在州北,流入大河。州南又有南涧水,亦西流入大河。
○采桑津在州西南,大河津济处也。《春秋》:僖八年,晋里克败狄于采桑,《史记》谓之桑。《晋世家》:献公二十五年,晋伐翟,以重耳故,翟亦击晋于桑。《水经注》:河水又南为采桑津,又南径北屈故城西。
乌仁关州西七十里。下临黄河,与陕西宜川县接界。又平渡关,在州西北百二十里,西临大河,路出陕西,亦为津济要口,与乌仁关俱有巡司戍守。牛心寨在州北。宋嘉定十五年,吉州为蒙古所据,金人侨置吉州于牛心寨,蒙古将木华黎自隰州攻拔之。又青龙堡,在州东南,金末,蒙古将木华黎徇青龙堡,金平阳公胡天祚以平阳降木华黎,遂取金河中府。○慈乌戍,在州西。周、齐相争时,置戍于此。《旧唐书》:武德八年,改南汾州为慈州,以近慈乌戍故也。
乡宁县州东南六十里。东至襄陵县百三十五里,西南至蒲州河津县百三十里。东北至蒲县百七十里。汉临汾县地,后魏分置太平县。延兴四年,又分太平县置昌宁县,后又置中阳郡于此。隋初郡废,县属汾州。大业初,属文城郡。唐仍属慈州。五代唐讳昌,改曰乡宁。元初省,寻复置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十六里。○骐县城县南六十里。汉县,属河东郡,武帝封驹几为侯国,东汉省。○长宁城,在县西四十里。或曰:后魏末置永宁县,属定阳郡,即此城也,后废。今亦名西宁村。又县西三里有泊城。《志》云:旧县治此,后避水患移今治,因名。
吕乡废县在县东南。后魏主焘置刑军县。太和二十一年,改曰平昌,属五城郡。隋开皇初,改县曰蒲川,属隰州。大业初废。义宁初,复置平昌县。唐初因之。贞观元年,改曰吕乡县,属慈州。刘句曰:吕乡以旧镇为名,上元三年,移治故平昌城,汉临汾县地也。五代周显德中,县废。《寰宇记》:吕乡废城,在乡宁县东南八里。《一统志》:在吉州东南百五十里,似误。
○两乳山县西南七十里。两峰如乳,因名。亦曰两乳岭。五代唐清泰三年,张敬达讨石敬瑭,兵败困于晋安寨,诏遣耀州将潘环将蒲、同以西戍兵,由晋、绛两乳岭出慈、隰共救之,即此。晋安寨,见太原府太原县。○尖山,在县东南二十里,以山势耸拔而名。《图经》:县东十五里有柏山,以山多柏也。又有林山,在县西二十五里。
马头山县南六十里,其山峭峻如马首然,汉骐县置于其下。○豁都峪,在县东百三十五里,每大雨,西山诸水会于此,下达襄陵、太平二县境,溉田甚广。
○黄河县西八十里,自吉州流入,又南入河津县界。○鄂水,出县东北五十里之宋家沟,引为四渠溉田,西南流,经县南入于河。○龙尾碛县西一百里。《志》云:名结水桥,路通陕西韩城县。洪武二年,置巡司戍守。
隰州府西北二百八十里,西南至吉州二百六十里,西渡河至陕西延安府百三十里,北至汾州府永宁州二百五十里,东北至汾州府二百七十里。
春秋时,晋之蒲城也。战国时属魏。秦及两汉皆为河东郡地。魏、晋为平阳郡地。永嘉中,刘渊据此,置大昌郡。后魏废郡为南汾州地。西魏于此置汾州及龙泉郡。后周因之。隋初,郡废,开皇四年,改置西汾州。五年,改为隰州。大业初,复为龙泉郡。唐仍曰隰州。天宝初,曰大宁郡。干元初,复故。宋因之。金曰南隰州。天德三年,复为隰州。元因之,属平阳路。明洪武二年,以州治隰川县省入编户三十一里,领县二。今仍为隰州。
州内阻山险,外控大河,东连汾、晋,西走关中,凭据高深,战守之资也。○隰川废县今州治。春秋时晋蒲邑,重耳奔蒲,即此也。《战国策》:秦伐蒲,蒲人恐,请胡衍救蒲,衍说里子解去。《括地志》:蒲邑故城,在隰川县南,蒲水经其南,亦曰蒲阳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襄王七年,秦降我蒲阳。又景王五年,秦败我蒲阳。《秦纪》:惠王十年,使公子华、张仪围魏蒲,取之。《通释》:蒲阳故城,在隰川县北四十五里蒲水之北,即重耳所居,《括地志》误也。汉置蒲子县,魏、晋因之。永嘉二年,刘渊取河东,自离石徙都蒲子,是也。后周改置长寿县。隋开皇十八年,改曰隰川,为州治。后因之。明初省。今城周七里有奇,惟南、北、西三门。
温泉城在州北二百里,与汾州府孝义县接界。本蒲子县地。后魏末置新城县,为南吐京郡治。后周废郡,隋并废县。唐武德二年,置温泉县,并置北温州治焉,兼领新城、高唐二县。贞观初、州废,县属隰州,以新城、高唐二县并入。宋仍为温泉县。金改属汾州。元至元三年,省入隰川及孝义县。今为温泉镇。又高唐城,在废温泉县东南十五里,唐初所置县也,寻废。○常安城,在州北三十里,唐初置县,属昌州,贞观初废。
姚岳城在州东北。周保定初,勋州刺史韦孝宽以离石以南生胡数为寇抄,而居齐境,不可诛讨,欲筑城于险要以拒之,使别将姚岳董其役,曰:计此城十日可毕。此距晋州四百里,敌军至,我之城辨矣。果城之而还。后人因谓之姚岳城。○横城,在州南三十五里。隋汉王谅起兵太原,遣其将吴子通屯兵筑城,横断隰州之道,因名。
石阿城州北百里。《史记》:赵成侯十一年,秦攻魏,赵救之,攻石阿。孔颖达曰:石阿在石、隰二州间。是也。《志》云:州北二里有龙泉城,后周龙泉郡盖治于此。○城,《九域志》:在州东四十五里,神农尝五于此。王象之曰:县南高岭有屈山,为煎炼丝矾之处。其城为城,俗讹以为神农尝处云。
○蒲子山州东北五十里。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。汉以此山名县。又妙楼山,在州北七十里,山有石岩高广,内有石室,前有龙池泉,冬夏不竭。
龙泉山《寰宇记》:在州北七十里,接石楼县界,山下牧马,多产名驹,因名。后周以此名郡。○五鹿山,在州东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山有五鹿大夫庙。
○蒲水在州城西。源出汾州府石楼县之石楼山,流经此,又南流入大宁县界,合于昕川,而入黄河。○紫川,出州东山谷中,以岩石皆紫而名,西南流入大宁县界,至马斗关入黄河。又有黄栌水,源出州东北黄栌谷,西南流,合于紫川。又龙子湫,在州南十里,一名瀑布泉,出山谷间,西入大宁县界之大昕川,常有龙见于此,因名。○白壁寨在州北。《宋志》温泉县有碌矾务一,及水头、白壁、先锋寨三。金俱废。大宁县州西南九十五里。东南至吉州九十里。西南至陕西宜川县二百七十五里,北至永和县百里,东至蒲县九十里。汉北屈县地。后魏为五城县地。后周析置大宁县,属汾州。隋大业初,省入伍城县。唐武德二年,复置大宁县,又置中州治焉。贞观初,州废,县属隰州。宋因之。元废,寻复置,仍属隰州。今城周二里有奇,编户十里。○大义废县在县北。唐初,置大义县,又于县西北置白龙县,俱属中州。贞观初,州废,二县俱省入大宁县。
○翠微山在县南二里。《志》云:县城南有城涧河,山在其南。又孔山,在县西北三十里,山有孔相通,其东岩石上有圣水泉,流入昕川。○镇关山,在县西七十里,以西临马斗关而名。《志》云:县东北二十五里有退过谷,其水亦流入昕川。
○黄河县西七十五里,马斗关渡在焉,西接陕西延长县界。《志》云:大河自永和县南流经此,又南流入吉州境。
昕川在县东南。《志》云:昕川之水,自隰州来者曰蒲川,自吉州来者曰义亭川,自永和县南流入境者曰麻束沟,自县东支流来会者曰小道沟,合为昕川,西流入大河。○龙窠水,在县西南六十里,自永和县南流入隰州界,又西南流入县境,合于昕川,注于大河。其水峻急,不通舟船。
○马斗关县西七十五里。临大河渡口,亦曰马斗渡。唐置关于此,今有巡司。
浮图镇在县城北。高齐河清四年,置镇于此,为戍守处,隋初,大宁县治焉。大业初,县废,唐徙今治,镇仍属焉。○南北寨,在县南、北,去城各一里。元末右丞时公权,院使李子厚置此戍守。
永和县州西百五十里,西至陕西延川县百里。东北至汾州府石楼县百二十里。本汉河东郡狐讠聂县地。魏置永和县。晋属平阳郡,后魏废。北齐于狐讠聂城置临河县及临河郡。隋罢郡。开皇十八年,改县曰永和,属隰州。唐初,置永和州。贞观初,州废,县仍隶隰州。宋因之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十里。
○狐讠聂城县西南三十五里。汉置县,属河东郡。后汉县废。曹魏置永和县,在今县西南九十里,后废。高齐改置临河县于狐讠聂故城。隋仍旧治,复曰永和。唐武德二年,移县治于仙芝谷西,即今治也。○楼山城,在县南十里,后周置归化县。隋开皇十八年,改曰楼山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,复置,属东和州。贞观初,废入永和县。又石羊城,在县西南五十里,后魏太武置石羊军于此,孝文时废。○楼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,亦曰北楼山。其在县南四十八里者曰南楼山。两山相对,其形如楼,楼山县以此名。○双山,在县东南二十五里,以两峰并秀而名。仙芝谷县东北五里。唐迁县治于仙芝谷西,即是谷也。又索陀谷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,水流曰索陀川,西合仙芝谷水,入于大河。○黄河在县西五十里。自永宁州石楼县流入县界,又南入永宁县界。○索陀川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,西流入仙芝河入黄河。○永和关县西北六十五里。下临黄河,路通陕西绥德州,有巡司戍守。亦见陕西延川县。○兴德关,在县西六十里黄河岸上,亦为兴德关渡。又铁罗关,在县西南七十里,亦黄河渡口也。亦曰铁罗关渡,路出陕西宜川县。

热门诗人

诗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