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四十 山西二
作者:
◇太原府东至直隶赵州五百五十里,东南至辽州三百四十里,南至沁州三百十里,西南至汾州府二百里,西至陕西吴堡县界五百五十里,北至大同府朔州四百里。自府治至江南江宁府二千四百里,至京师一千二百里。
《禹贡》冀州地。春秋时为晋国。战国时属赵。秦置太原郡。两汉因之,兼置并州治焉。魏为太原国,并州仍旧。晋因之,后为刘渊所据,旋没于石勒,又为慕容燕所据,苻坚复取之。后魏仍为太原郡,兼置并州。北齐、后周皆因之。隋初,废郡置并州《隋志》:开皇二年,置河北道行台。九年,改为总管府,大业初府废。大业初,改曰太原郡。唐初,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,又改大都督府,武后长寿元年,置北都,旋复曰并州。开元十一年,又置北都,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,改北都为北京,又为河东节度使治所。《唐书》:至德初,命李光弼为北都留守。史盖因旧称书之,非是时又改京为都也。宝应初,始复曰北都。五代唐为西京,又改为北京。周时,为刘崇所据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改置并州,嘉中,复曰太原府亦曰太原郡河东军节度。金因之改军曰武勇,寻复曰河东。元曰太原路。大德九年,改冀宁路。明初为太原府,领州五、县二十。今仍曰太原府。
府控带山河,踞天下之肩背,为河东之根本,诚古今必争之地也。周封叔虞于此,其国日以盛强,狎主齐盟,藩屏周室者,几二百年。迨后赵有晋阳,犹足拒塞秦人,为七国雄。秦庄襄王二年,蒙骜击赵,定太原,此赵亡之始矣。汉高二年,韩信虏魏豹,定魏地,置河东、太原、上党郡,此所以下井陉而并赵代也。后置并州于此,以屏蔽三河,联络幽、冀。后汉末,曹操围袁尚于邺,牵招说高曰:并州左有恒山之险,右有大河之固,北有强胡,速迎尚以并力观变,犹可为也。及晋室颠覆,刘琨拮据于此,犹足以中梗胡、羯。及琨败,而大河以北,无复晋土矣。拓跋世衰,尔朱荣用并、肆之众,攘窃魏权,芟灭群盗,及高欢破尔朱兆,以晋阳四塞,建大丞相府而居之。胡氏曰:太原东阻太行、常山,西有蒙山,南有霍太山、高壁岭,北扼东陉、西陉关,是以谓之四塞也。及宇文侵齐,议者皆以晋阳为高欢创业之地,宜从河北直指太原,倾其巢穴,便可一举而定。周主用其策,而高齐果覆。隋仁寿末,汉王谅起兵晋阳,遣其党余公理出大谷、趣河阳见河南重险,綦良出滏口、见河南磁州,趣黎阳见直隶县,刘建出井陉见直隶重险、略燕赵,乔钟葵出雁门、略代北,又遣裴文安等入蒲津,径指长安,寻为杨素所破败。大业十三年,李渊以晋阳举义,兵遂下汾、晋,取关中。唐武德二年,刘武周自马邑南侵,其党范君璋曰:晋阳以南,道路险隘,悬军深入,无继于后,进战不利,何以自全?武周不听。时世民言于唐主曰:太原王业所基,国之根本,请往讨之。武周败却,其后建为京府,复置大镇,以犄角朔方,捍御北狄。李白云:太原襟四塞之要冲,控五原之都邑。是也。及安史之乱,匡济之功,多出河东,最后李克用有其地,与朱温为难。天复元年,朱全忠攻李克用于太原,遣其徒氐叔琮入自太行,张文恭以魏博兵入自磁州新口,葛从周以兖、郓、成、德兵入自土门即井陉也,张归厚以州兵入自马岭,王处直以义武兵入自飞狐,侯言以慈、隰、晋、绛兵入自阴地,并抵晋阳城下,而不能克也。迨释上党之围,奋夹河之战,梁遂亡于晋矣。石敬瑭留守晋阳,遂易唐祚,而使刘知远居守。开运初,郭威谓知远曰:河东山川险固,风俗尚武,土多战马,静则勤稼穑,动则习军旅,此霸王之资也。知远果以晋阳代有中原。刘崇以十州之众,保固一隅。周世宗、宋太祖之雄武,而不能克也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始削平之,亦建为军镇。刘安世曰:太祖、太宗,尝亲征而得太原,正以其控扼二虏谓辽人,夏人也,下瞰长安谓开封,才数百里,弃太原则长安京城不可都也。及靖康之祸,金人要割三镇地三镇,太原、河间、中山也,李纲等以河北河东为国之屏蔽。张所亦言:河东为国之根本,不可弃也。时张孝纯固守太原,女真攻之不能克。及太原陷,敌骑遂长驱而南矣。蒙古蹙金汴京,亦先取其河东州郡。明初攻扩廓于太原,别军出泽、潞,而徐达引大兵自平定径趋太原,战于城下。扩廓败走,于是太原以下州郡,次第悉平。夫太原为河东都会有事关河以北者,此其用武之资也。
阳曲县附郭。本秦太原郡狼孟县地。汉置阳曲县,属太原郡。魏、晋因之。后魏属来安郡。隋郡废,县属并州。开皇六年,改曰阳直。十六年,又改曰汾阳。大业末,仍曰阳直。唐武德三年,析置汾阳县。七年以阳直县并入,复改为阳曲县,仍属并州。宋太平兴国三年,改置并州于榆次,七年,复徙治阳曲县之唐明镇。金天会中,始移县置郭下。元、明因之。今编户八十三里。
○阳曲故城府西北五十里。魏晋时县治此。《志》云:汉置阳曲县,在今忻州定襄县境,西南去府城八十里。或曰非也,汉城盖今府西北百余里。应劭曰:河千里一曲,县当其阳,故曰阳曲。后汉末,移治太原县北四十五里,魏复徙于狼孟县南,即此城也。晋永嘉末,刘琨为并州刺史,刘聪遣兵袭破晋阳,琨请兵于拓跋猗卢,复收晋阳,琨因徙居阳曲。太元末,拓跋伐后燕,军至阳曲,乘西山,临晋阳。是也。其地有阳曲川,后魏长广王初,高欢与尔朱兆破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于秀容。兆德欢,欢因诡兆得统六镇降众,欢恐兆悔之,遂宣言受委统州镇兵,可集汾东受号令,乃建牙阳曲川陈部分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自汾阳县南流,经阳曲城西。阳曲在秀容南也。《五代史》:后魏移阳曲县复治故城,盖即太原县北故城。近《志》云:今府东四十五里有石城,亦曰石城都,后魏尝移县治此。误也。隋文帝开皇六年,以杨姓,恶阳曲之名,因改曰阳直。十六年又移于汾阳故城,改曰汾阳。大业末,复曰阳直,后治于木井城。旧《志》云:县东北七十里有阳曲川,其地有木井城。唐武德三年,于故汾阳城复置汾阳县,七年,省阳直入焉,仍改汾阳曰阳曲,入徙治于阳直故城。盖即木井城矣。大历十三年,回纥寇河东,镇兵逆战,大败于阳曲,即是城也。魏收《志》:县有阳曲泽,即阳曲川也,西南注于汾水。金人移县于今治,而谓木井为故县城。《城邑考》:今府城,宋太平兴国七年所筑,偏于西南。明洪武九年,展筑南北三面,以砖石,环以大濠。嘉靖十九年,复并南城而新之。万历二十五年以后屡经修葺。今城周二十五里。景泰初,又筑南关砖城,周五里,门五。嘉靖十九年、四十四年皆修治。又有北关。
狼孟城府北七十里。本赵邑。秦庄襄王二年,攻赵狼孟。又始皇十五年伐赵,军至太原,取狼孟。是也。寻置县,属太原郡。两汉因之。晋属太原国。后魏省。俗名黄头寨。《括地志》:狼孟城,在故阳曲城东北二十六里。○汾阳城,在府北九十里,汉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省。隋开皇十年,移阳直县于此。十六年,因改曰汾阳,寻复改废。唐初复置汾阳治此,后又并入阳曲。近《志》:汾阳城在今府西七十里。
大盂城府东北八十里。《春秋》昭二十八年,晋分祁氏之邑为七,盂其一也。胡氏曰:汉置盂县,盖本治此。后魏时谓之大祁城,其城左右夹涧幽深,南面大壑,亦曰狼马涧。隋开皇中,置盂县治此。大业初,并入汾阳县。○洛阴城,在府东北七十里,或曰隋置洛阴府,为屯戍之地。唐武德七年,置罗阴县于此。贞观初省。又燕然城,在府西北七十里。唐贞观六年,以苏农部落置燕然县,属顺州。八年,侨治阳曲,属并州。十七年,省入阳曲县。
三交城府北五十里。相传晋大夫窦鸣犊所筑城也。旧有三交驿,路通忻州。宋《长编》:河东有地名三交,契丹所保,多由此入寇。太平兴国中,诏潘美屯三交口,潜师拔之。美积粟屯兵,寇不敢犯。又雍熙三年,贺怀浦将兵屯三交,即此城也。《一统志》城在府北五里,误。又废白马府,在府西北五十里,隋置,屯兵之所也。
○罕山府东五十里。其山层峦起伏,异于他山,因名。山南接榆次县界。又方山,在府东六十里,山形如削,南面正方,其西接清源县界。○汉栅山,在府东北六十里,相传汉时尝置栅屯兵于此,因名。其北接盂县之鸦鸣谷。
系舟山府北九十里。俗传禹治水曾系舟于此,至今有石如环轴。《志》云:山北去忻州六十三里。又阪泉山,在府东北八十里。相传旧名汉山,晋文公卜伐楚,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北,因改今名。又亭子山,在府西北五十里,俗名北山头。
龙销谷府东南五十里。明初大兵下泽、潞,扩廓遣兵驻此,以为声援。又干烛谷,在府西北,即天门关。《通典》:阳曲县有干烛谷,即羊肠坂也。○汾水府西二里。源自静乐县管涔山,流入境,又西南入太原县界。宋天中,陈尧佐知并州,因汾水屡涨,于东岸筑堤,周五里,引水注之,四旁植柳万株,今城西一里柳溪是也。又有汾河渡,在城西南十里,路通太原,夏秋置船,冬春为木桥以渡。余详大川汾水。
洛阴水府北三十里。源出忻州南界,南流经废洛阴城,有真谷水流合焉。又南会石桥河,注于汾水。《志》云:石桥河在城西南,自盂县流入界,合于洛阴河,上有石桥,因名。○扫谷水,在府西北三十里,出府西北百二十里之扫谷,南流出天门谷,入于汾水。《志》云:府西北百五十里静乐县界有龙泉,流至横渠,合扫谷水。宋天圣二年,夏水大涨,郡守陈尧佐筑新堤捍之,患始免。又府东北五十里有涧河水,亦西南流入于汾水。
○天门关府西北六十里,路通旧岚管州。其东北崖,隋炀帝为晋王时所开,名杨广道。宋靖康初,金人围太原,朔州守臣孙翊将兵赴援,由宁化、宪州,出天门关,败没。时府州帅折可求,亦统麟府之师三万涉大河,由岢岚、宪州赴援,将出天门,寇据关拒之,不能克。复越山取道松子岭,至交城,为寇所败。麟,今陕西神木县。府州,今陕西府谷县也。今有天门关巡司,余见下。
石岭关府东北百二十里,北去忻州四十里,甚险固。唐武德三年,突厥窥晋阳,自石岭以北,皆留兵戍之。八年,命姜行本断石岭道,以备突厥。既又命张瑾屯于此。长安二年,突厥破石岭,寇并州。宋开宝二年,车驾至太原,契丹来援,何继筠屯阳曲驿,契丹攻石岭关,继筠败却之。太平兴国二年,太宗围太原,命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,以断契丹之援。元至正二十年,命孛罗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北,察罕帖木儿守石岭关以南,时孛罗驻大同,欲争晋、冀也。二十三年,孛罗以察罕儿既卒,复争晋、冀,引兵至石岭关,扩廓帖木儿大破之,孛罗由是不振。杜佑曰,忻州定襄县有石岭关,甚险固。定襄,本阳曲地也。今有石岭关巡司。百井镇府西北十里。唐大历十二年,回纥入寇,河东留后鲍防御之,大败于此。广明元年,河东将张彦球追沙陀于代北,至柏井,军变,还晋阳。即百井也。中和元年,李克用陷忻、代,河东帅郑从谠遣兵军百井以备之。五代唐清泰初,云州奏契丹入寇,河东帅石敬瑭请军于百井为之备。周显德六年,命李重进自土门击北汉,败北汉兵于百井。宋雍熙三年,契丹逼代州,潘美将兵自并州往救,至百井而还。即此。
虎北口在府西北。五代唐清泰三年,张敬达攻河东,遣兵戍虎北口,而围石敬瑭于晋阳。契丹来救,骑兵自扬武谷而南,至晋阳,陈于汾北之虎北口,唐兵陈于城西北山下,战于汾阳曲。唐兵大败,契丹寻还营虎北口,敬瑭出北门,见契丹主于此。○乌城驿,亦在府北,唐所置也,为晋阳、代州往来之道。《志》云:今府治南活牛市有临汾驿,南有临汾递运所。又城北七十里有城晋驿,西北八十里有陵井驿。皆马驿也。太原县府西南四十五里,西至交城县七十里。周叔虞始封地,春秋、战国皆曰晋阳。秦置晋阳县,为太原郡治。汉、晋以后因之。隋改曰太原县。唐徙县治汾水东。宋初以县为平晋军,寻罢军为平晋县,后又徙治永利监,属太原府。金因之。元属太原路。明初复移县于汾水西,洪武八年,复为太原县。今城周七里,编户五十五里。
○太原故城在今县治东北。古唐国也,相传帝尧始都此。又夏禹之初,亦尝都焉。《左传》:帝迁高辛氏子实沈于大夏主参,金天氏之裔允格、台骀,以处太原,皆此地矣。周成王灭唐,而封其弟叔虞,虞子燮,以唐有晋水,改国曰晋,亦谓之太卤。《春秋》昭元年,荀吴败狄于太卤,即太原也。中国曰太原,北狄曰大卤,又谓之大夏,齐桓公曰:西伐大夏,涉流沙。亦谓之曰鄂。隐六年,晋人逆翼侯于随,纳诸鄂,谓之鄂侯。桓八年,王又命立哀侯弟缗于晋。杜氏曰:鄂即晋也。《索隐》:唐侯之后封夏墟,而都于鄂,亦谓之大夏。盖大夏、太原、大卤、夏墟、晋阳、鄂,凡六名,其实一也。《左传》:定十三年,赵鞅入于晋阳以叛,其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,及知伯攻赵,襄子走晋阳,知伯与韩、魏围而灌之,沉灶产蛙,民无叛意,卒灭知伯。秦昭襄王四十八年,司马耿北定太原。庄襄王二年,使蒙骜攻赵,定太原。三年,拔赵晋阳,置太原郡。又汉高十一年,封子恒为代王,都晋阳。《史记》云:都中都。如淳曰:文帝三年,幸太原,复晋阳中都二岁,似迁都中都也。《都邑记》:太原旧城,晋并州刺史刘琨筑,高四丈,周二十七里。城中又有三城,一曰大明城,古晋阳城也。左氏谓董安于所筑。城东有汾水,南流与城西之晋水汇,故《史记》曰:智伯引汾水以灌城。《春秋后语》谓决晋水也。高齐于此置大明宫,因名大明城,其城门曰五龙门。齐主纬以周师逼晋阳,夜斩五龙门而出,欲奔突厥,不果。唐姚最《述行记》:晋阳宫西南有小城,内有殿,号大明宫。又一城,南面因大明城,西面连仓城,北面因州城,东魏静帝武定三年,于此置晋阳宫,隋又更名新城。又一城,东面连新城,西北面因州城,隋开皇十六年筑,今名仓城,高四丈,周八里,唐义旗初建,高祖使子元吉居守,即斯地矣。《唐会要》:旧太原都城,左汾右晋,潜丘在中,长四千三百二十一步,广二千一百二十二步,周万五千一百五十三步,宫城在都城西北,即晋阳宫也。隋大业三年,北巡,还至太原,诏营晋阳宫。高祖起晋阳,故宫仍隋不废,其城周二千五百二十步。汾东曰东城。贞观十三年,长史李所筑,西城间曰中城,武后筑以合东城。《崔神庆传》:武后擢神庆为并州长史。初,州隔汾为东西二城,神庆跨水连堞,合而一之,省防御兵数千。所谓太原三城,谓东、西、中城耳。至德二年,史思明寇太原,诸将议修城以待之。李光弼曰:太原城周四十里,贼垂至而兴役,是未见敌,先自困也。乃率士卒及民于城外凿濠以自固。光弼所云四十里者,止言都城也。建中四年,马燧为河东节度,以晋阳王业所基,宜因险以示敌,乃引晋水架汾而属之城,潴为东堤,省守陴万人,又酾汾环城,植柳以固堤。《唐志》:宫城东有大明城,故宫城也。又有节义堂,有受瑞坛,元吉留守时获瑞石,因筑坛祠之。宋平刘继元,城邑宫阙尽皆毁废。及靖康初,金人围太原,久不下,于城下筑旧城居之,号元帅府,中外断绝,城中大困。平晋城县东北二十里,城周四里。宋平河东,毁旧城,置新城于此,曰平晋军。又置永利监,雍熙二年,改为平晋县。熙宁三年,县废。政和五年,复置。金废永利监,元因之。明改建太原县于汾西,此城遂废。○龙山城,在县西北,北齐分晋阳县,置龙山县于此,因山为名。或曰:齐移晋阳县于汾水东,而于城中置龙山县也。隋开皇十年,改龙山曰晋阳,移入郭下,改旧晋阳县为太原县。唐并为州治,宋毁。《志》云:西南外有罗城,以御西山之水,俗呼为长龙城。今有罗城镇。唐城在太原故城北一里。《都城记》:尧所筑,叔虞始封此,子燮父徙居于晋水旁,并理故唐城。是也。又晋阳旧有东城,高齐天保初,宇文泰来伐,军至建州,高洋自将出顿东城云。建州,今见绛县车箱城。○三角城,在县西北二十里。其城三面,一名徒人城,亦曰捍胡城,相传赵襄子所筑。又有王陵城,《志》云:在旧县东汾水侧,今讹为黄林村。
竹马废府在太原旧府城中。又太谷县有宁静府,榆次有洞涡、昌宁二府,盂县有信童府,凡为府十八,皆唐府兵所居也。又天兵军,亦在旧府城内。唐开元五年,突厥九姓内属者,皆散居太原,并州长史张嘉祯请宿重兵以镇之,于是置天兵军于并州,集兵八万,以嘉祯为天兵军大使。《会要》:天兵军,圣历二年置,大定元年废,长安元年又置,景云元年又废。开元五年,张嘉祯又置。十一年,改为太原已北诸军节度使。又有和戎军,亦在晋阳北。开元初,薛讷为并州长史,和戎、大武等军州节度使,或谓时改天兵为和戎也。大武,见代州。
○蒙山县西北五里。《隋志》:晋阳有蒙山,其山连亘深远,或以为西山,或以为北山。晋永嘉六年,刘聪使刘曜等乘虚寇晋阳,取之。并州刺史刘琨请救于猗卢,曜等战败,弃晋阳,逾蒙山而归。又后周保定二年,杨忠会突厥自北道伐燕,至恒州,三道俱入,从西山而下,去晋阳二里许,为齐将段韶所败。唐天复二年,河东将李嗣昭等取慈、隰二州,为汴军所败,汴军乘胜攻河东,嗣昭等依西山得还。又后唐清泰三年,张敬达等围石敬瑭于太原,契丹救太原,敬达等陈于城西北山下,战于汾曲,为契丹所败。皆蒙山也。胡氏曰:蒙山跨晋阳、石艾二县界,今平定州别有蒙山,非一山矣。
悬瓮山县西南十里。一名龙山。晋水所出,山腹有巨石如瓮,水出其中,亦曰汲瓮山,又为结绌山。《水经注》:悬瓮之山,晋水出焉,其上多玉,其下多铜。《通志》:县西八里为龙山,北齐因以名县。又西一里为悬瓮山,皆晋水所出也。又有风谷山,亦在县西十五里,道出交城、楼烦,唐时为驿道所经。又尖山,在县西南十五里,产矾炭。诸山盖皆蒙山之支陇矣。○婴山,在县西北三里,《隋图经》:婴山,并州主山也。又有驼山,在县东北三十五里,状若驼峰,一名黑驼山,亦产煤炭。
蓝谷在县西南。胡氏曰:蒙山西南有蓝谷。永嘉六年,刘曜自蒙山遁归,拓跋猗卢追之,战于蓝谷,曜兵大败。建兴初,刘琨复与猗卢谋讨刘聪,琨进据蓝谷。是也。《志》云:今县西十八里有黄芦谷,又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井谷,西南二十五里有苇谷。又有槐子谷,在县西南十五里之石山。
○汾水在县城东。自阳曲县流入界,又南流,与城西之晋水会,西南入清源县界,或谓之南川,以流经太原之南也。晋永嘉六年,猗庐救刘琨,前锋败刘曜于汾东,曜扶创渡汾,入晋阳,大掠而还。唐武德五年,突厥寇并州,襄邑王神符破之于汾东。五代梁贞明二年,王檀将河中、同华诸道兵乘虚袭晋阳,昭义将石君立赴救,朝发上党,夕至晋阳,梁兵扼汾河桥以拒之,为君立所败。后唐清泰三年,张敬达攻石敬瑭于河东,契丹来救,败唐兵于汾曲。石晋开运三年,契丹入汴,分军自土门西入河东,军于南川,既而引还。宋开宝二年,亲征太原、壅汾、晋二水灌其城,北汉大恐,汾水寻陷其南城。太平兴国四年,伐太原,驻跸汾东。及城下,引汾河、晋祠水灌之,隳其故城。盖太原有事,汾河其必争之地也,今引为十一渠,分灌县境民田。
晋水在城西南。源出悬瓮山。《水经注》:昔知伯遏晋水以灌之晋阳,因分为二流,北渎即知氏故渠也。其渎乘高东北注入晋阳城,周围灌溉,东南出城,流注于汾。其南渎经城南,亦注于汾。后汉元初三年,修理太原旧沟渎,灌溉公私田,谓晋水也。唐贞观中,李为并州长史,以太原井水苦,不堪饮,乃架引晋水入东城,以甘民食,名曰晋渠,此即知氏渠也,俗谓之北派。其余复分二派,中派亦曰中河,又分流为陆堡河。南派亦曰南河,会流为清水河,以注于汾。今晋水入城之流已涸,余流分为南、北、中渠及陆堡渠,并溉民田。又沙河,亦在县西,源出风谷,经晋阳故城南隍中,东流入汾,雨潦则盈,旱则涸。○洞涡水,在县东南三十里,源出乐平县西褄泉岭,经平定州及寿阳、榆次诸县,下流经此入汾。今分为四渠,引流溉田。台骀泽在县南十里,即晋泽也。旧为晋水汇流处,蒲鱼所钟。广二十里,今堙为民田。《水经注》:晋祠南有难老、善利二泉,大旱不涸,隆冬不冻,溉田百余顷。又有泉出祠下,曰滴沥泉,其泉导流为晋水,潴为晋泽,今泽已湮涸。
○晋安寨在故晋阳城南,亦曰晋安乡。薛居正曰:在晋祠南。唐清泰三年,石敬瑭以河东叛,诏张敬达讨之,营于晋安乡,寻进围太原,为契丹所败,退保晋安。契丹就围之,置营于晋安南,长百余里,厚五十里,以绝援兵之路,唐兵赴援者,皆屯团柏不敢进。唐主忧之,廷臣龙敏曰:今选精骑,自介休山路夜冒虏骑入晋安寨,使敬达知大军近在团柏,则事济矣。唐主不能用,晋安遂为契丹所陷。又阳兴寨,在县东南,或云:宋取太原时置。
铜壁戍在县西南汾水上。晋升平初,苻秦冀州刺史张平来降,引兵掠秦境,苻坚自将击之,前锋军于汾上,坚至铜壁,平败降。胡氏曰:河、汾间有铜川,其民遇乱,筑垒壁自守,因曰铜壁,时平据晋阳,铜壁盖近晋阳也。柳林在县东南三十里。契丹围敬达于晋安寨,置营于晋安南,又移帐于柳林,游骑过石会关。既而筑坛于柳林,立敬瑭为天子处也。又甘草地,在县南,宋开宝二年,围太原,顿兵甘草地,会暑雨,军士多疾引还。
晋祠《志》云:在县西南十里悬瓮山南,祠叔虞也。高齐天保五年,尝改为大崇皇寺,寻复故。宇文周建德五年,围齐晋州,齐主高集兵晋祠,自晋阳趋救。又唐天复二年,汴将氏叔琮围晋阳,营于晋祠,攻其西门。宋熙宁八年,太原人史守一修晋祠水利,溉田六百余顷,盖晋水源其祠下云。○讲武台,《唐志》:在晋阳县北十五里,显庆五年筑。又县西南三十里有避暑宫,高欢避暑处。榆次县府东南六十里。东北至寿阳县百二十里,南至太谷县七十里。春秋时,晋之涂水邑。涂,音涂。汉置榆次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北魏太平真君中,并入晋阳县。景明中复置。北齐省入中都县。隋改中都曰榆次,寻复移治故城,属并州。唐因之。宋太平兴国中,尝为并州治,后仍属并州。今编户七十里。
○榆次故城在今县治西北。杜佑曰:晋、魏榆地也。《左传》:昭八年,石言于晋魏、榆。服虔曰:魏,晋地;榆,州里名。后谓之榆次。《史记》:秦庄襄二年,使蒙骜攻赵,拔榆次,取三十七城,还定太原。是也。汉置县于此,今故址犹存。
中都城县东十五里,汉置县,属太原郡。文帝为代王,都中都,即此城也。后汉亦曰中都县。晋属太原国。永兴初,刘渊遣别将寇太原,取中都。即此。后魏仍属太原郡。隋并入榆次。○武观城,在县西南二十里陈侃村,一名武馆城。晋人谓之故郛城。卢谌《征艰赋》所云经武馆之故郛,即此也。又信都城,在县东十八里,盖南北朝时所侨置。
○麓台山县东南三十里。又东南五十里有鹰山。○黄蛇岭,在县北。唐武德二年,刘武周引突厥入寇,军于黄蛇岭,袭陷榆次,即此也。又盘肠岭,在县东南五十里,危峻多产巨木,盘曲如肠。
○涂水有二:一曰大涂水,发源县东南百二十里八缚岭下,西北流,至县东十五里合流村入洞涡水。一曰小涂水,源出鹰山,西流入大涂水。《水经注》:涂水出阳邑东北大兼山涂谷,西南与蒋谷水合,而入榆次县界。或曰:大兼山,今在县东南境,一作大廉山。洞涡水在县东十五里。自寿阳县西南流,经此合涂水。又西五里,合源涡水。又西经徐沟、清源、太原县界,而注于汾水。唐光化二年,汴将氏叔琮侵晋阳,周德威拒之于榆次,战于洞涡河,擒其骁将陈章。五年,氏叔琮等分道侵河东,出石会关,营于洞涡驿,进抵晋阳,不能克。既而河东将李存审败汴军于洞涡,汴军引退。宋开宝初,李继勋等侵太原,与北汉战于洞涡河,大破之,进薄太原。魏收《志》:洞涡水一出木瓜岭,一出沾岭,一出大廉山,一出县东九里原,过祠下,四水合流故曰同过,后讹为洞涡云。
木瓜水源出县东南六十里木瓜岭下,西流二十里,经八缚岭,一名八缚水,西流合洞涡水。又源涡水,在县东八里,其泉自平地涌出,南流会洞涡水。唐贞观中,县令孙湛尝令民引渠以溉田。○涧河,在县西,一名赤坑水,源出县东北三十里之罕山,其地名赤坑村也,西南流,为二渠以溉田。又县东北五十里有芹谷水,西流合涧河,注于洞涡水。又牛坑水,出县东南三十里悬泉谷,亦西流入洞涡,居民引渠以溉田。
万春渠县南三里。引洞涡水西流溉田,凡百二十余顷。又聂店渠,在县北十五里,引涧河水溉田,凡五百余顷。
○凿台在县南四十里。洞涡水侧。《战国策》:黄歇说秦昭王书:知伯见伐赵之利,而不知榆次之祸也。又云:知氏伐赵,胜有日矣。韩、魏反之,杀之于凿台之下。《唐书》:代宗初,仆固怀恩叛,其子礏攻榆次,郭子仪将白玉焦辉击杀之于凿台下,今为洞涡水所湮。又废台,在县东南五十里,相传冉闵为并州刺史所筑。
长宁寨《志》云:在县东南二十五里,后魏将李长宁所居,亦曰长宁驿。又福堂寨,在县东南十里,亦曰区堂驿,相传后魏人区堂所居。○土桥,在县东北六十里,又东五十里为大安驿,乃寿阳西走太原之通路。又有鸣谦驿,在县北三十里,西去府城五十里。
太谷县府东南百二十里。北至榆次县七十里,西至祁县五十里。本晋大夫阳处父邑。汉为阳邑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及魏、晋因之。后魏太平真君九年,省。景明中,复置。隋开皇十八年,改曰太谷县。唐武德三年置太州,六年州废,以县属并州。今编户八十三里。
○阳邑城县东南十五里。汉县治此。后周建德四年,始移今治。隋曰太谷。唐武德八年,李高迁屯太谷以拒突厥,既而并州总管张瑾与突厥战于太谷,军没。即今县矣。又县西北十五里有洛漠城,即《水经注》所云涂水出大兼山,西南径萝罄亭者也。《郡国记》谓之萝摩亭,俗因讹为洛漠城,相传秦将王翦伐赵时所筑。唐玄宗幸太原,置永丰顿,兼立青城于此。
箕城县东三十五里。《左传》:僖十三年,晋败狄于箕。昭二十三年,晋执叔孙昭子馆于箕。杜预曰:箕在阳邑南。又《郡国志》:县西南七里有副井城,战国时,赵戍守处,今曰副井村。○秦城,在县界。唐广明元年,河东官军击沙陀于太谷,至秦城,战不利。或曰:今县西南七里有咸阳城,秦伐赵时,以咸阳卒戍此,因名。今犹谓之咸阳村,疑即是秦城矣。
○凤凰山县南十里,稍东十里曰凤翼山,即凤凰山左翼也。山下耐泉出焉,北流合咸阳谷水,谓之交合水。又灰泉山,在县东南二十里,其泉潴而为池。县南七十里,又有白壁岭。
马岭县东南七十里。又东南至辽州榆社县九十里,路通直隶顺德府。唐光化二年,汴将葛从周救魏博,败幽州兵,自土门进攻河东,其别将氏叔琮自马岭入拔辽州乐平,进军榆次,为河东将周德威所败。三年,李克用遣李嗣昭自马岭而东,与汴军争邢、,以救刘仁恭,时仁恭为全忠所攻也。又五年,朱全忠大举侵河东,使张归厚以州兵入自马岭,至辽州,州降。今马岭关在其上。
太谷在县南十三里,即咸阳谷也。秦筑城于谷口,以置戍军,谷亦因城以名。《水经注》:太谷在祁县东南,亦即是谷矣。又有奄谷,在县东南十里,俗名千佛崖。又东南二十里曰四卦谷,有泉四派分流。又东南十里曰回马谷,道亦出顺德府。又有象谷,在县东北五十二里。○回马水在县东南。《志》云:源出榆次县界黄花岭,流经回马谷,因名。又咸阳谷水亦流合焉,经清源祁县界,注于汾水。又象谷水,在县东北二十五里,源亦出榆次县界恤张岭下,流经象谷,名象谷水。合徐沟县之金水河,经清源、祁县界,注于汾水。《水经注》:涂水经萝罄亭南合于蒋谷水,即象谷水矣。○胡谷水,在县西南,西北流入祁县界,合于隆舟水。又奄谷水,出奄谷中,东北流,合象谷水。金河水在县东北,出县界大塔山,众泉合流,经榆次徐沟县境,合象谷水。○马岭关在马岭上。俗作马陵关,谓庞涓死处,误矣。其地控扼要险,自昔为戍守处,今有巡司,属辽州榆社县。○武林堡,在县东,北临象谷水,三面石崖,势极险阻,唐武德初筑,为戍守处。又王班堡,在阳邑故城东十余里,内有九级浮图。万年顿县西北十里。本名龙泉顿。唐开元十年,幸太原,道经此,改曰万年。
祁县府南百五十里。东至太谷县五十里,西南至汾州府介休县九十里。春秋时,晋大夫祁奚邑。《左传》:昭二十八年,晋灭祁氏,分为七县,魏献子以贾辛为祁大夫。是也。汉置祁县,属太原郡,后汉、魏、晋因之。后魏仍属太原郡。高齐废。隋复置。唐初属太州,寻还属并州。宋因之。金改属晋州。元属冀宁路。今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四十五里。
○故祁城县东南七里。汉县治此,后魏徙今治,今曰故县村,亦曰祁城。又东南八里有古祁城,《志》以为古祁氏之邑也。○郜城,在县西七里。《志》云:《左传》:成十三年,晋侯使吕相绝秦曰,焚我箕、郜。谓此郜城也,恐误。或谓之鹄城,今其地名高村城,盖音讹也。又赵襄子城,《志》云:在县西六里,赵襄子所筑,今名赵武村。又沙村城,在县西五里,相传慕容垂所筑也。
隆舟城县东南三十里,或谓之隆州城。五代周初,刘崇据河东十二州,隆州其一也。既而刘继元筑城以拒周师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伐北汉,命行营都监折御卿分兵攻其岢岚军,下之,遂取岚州。汉人于隆舟依险筑城拒守,为宋军所拔。王氏曰:折御卿自府州会兵先克岢岚,次克隆州,次克岚州。隆州盖晋、汉间所置,其地当在岢岚间,非即隆舟城也。又县东北十五里有秃发城,或以为后魏时置。
○责山县东南六十里,东接大谷县界,南接武乡县界。其相近者,又有麓台山,一名顶山,又名蒙山,亦曰竭方山。南跨平遥,迤逦接武乡、沁源、灵石三县界。
团柏谷在县东南,即隆舟城之地,今曰团柏镇。唐末,石敬瑭及契丹兵围晋安寨,唐主自河阳遣将康思立进援,赴团柏谷,既而卢龙、魏博诸军,皆屯团柏谷口,去晋安才八里,声闻不通。及晋安不守,契丹与河东兵进至团柏,唐兵遂溃。周广顺初,北汉主发兵屯团柏。又显德初,北汉主遣其将李存环自团柏进攻晋州,又自团柏南趋潞州,进屯梁侯驿,昭义帅李筠壁于太平驿,为北汉兵所败,遁归上党。宋干德四年,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伐北汉,汉主刘继恩遣刘继业等扼团柏,为继勋前锋将何继筠所败,遂夺汾河桥,薄太原城下,焚其延夏门,会契丹来救,乃还。又开宝三年,北汉主刘继元置宝兴军于此。《九国志》:北汉主以僧刘继知国政,继游华岩,见地有宝气,乃于团柏谷置银场,募民凿山采取,北汉主因置宝兴军。是也。梁侯、太平等驿,俱见潞安府长治县。
○隆舟水在县东南。《志》云:本名龙舟水,源出县东南百六十里胡甲山西,亦名胡甲水。北流出龙舟谷,名龙舟水,其支渠东北出为昌源渠,西南出径平遥县界,为长寿渠,皆有灌溉之利。又径侯村旁,名侯甲水,至介休县北张南村溉田,流入汾水。《水经注》:侯甲水发源胡甲岭。蔡邕曰:侯甲,邑名,在祁县。今沁州武乡县西北有胡甲岭,盖旧为祁县地。
胡谷水在县东。《志》云:出太谷县,流入县境。或曰:即通光水也,出县东南四十里胡城谷中,亦谓之胡城水,北流溉田,为利甚溥。昭余祁薮县东七里。其水久涸。元至元十一年,浚凿得细水,溉田及浸隍下树木。《周·职方》:并州,薮曰昭余祁。《水经注》:侯甲水又西北流,径祁县故城南,自县连延,西接邬泽,是为祁薮,即《尔雅》所谓昭余祁矣。○隆州谷关县东南九十里。南通沁州,北通徐沟县,两壁皆山,道旁有水,即胡甲水也。洪武三年,置巡司戍守,亦曰隆州谷北关。
盘陀戍县东五里。宋靖康初,金人败种师中之兵于榆次,乘胜趋威胜军,与姚古遇于盘陀山,兵溃,退保隆谷。今为盘陀驿。徐沟县府南八十里。南至祁县七十里。本清源县之徐沟镇。金大定二十九年,析平晋、榆次、清源三县地置。今县属太原府,城周九里有奇,编户十九里。
○洞涡水在县北,自榆次县流入界,又西入清源县界,今县有洞涡驿,盖因水以名焉。○金水河,在县东。《志》云:源出太谷县东北大塔山,下流合众泉,经榆次县之东阳镇,流入县界,合象谷水,又西入清源境。
象谷渠在县城下,流分三道,环绕东西,分灌民田,盖居民引象谷水为渠也。
清源县府西南八十里。东至徐沟县五十里,北至太原县四十里。春秋时,晋之梗阳邑。汉为榆次县地。隋开皇十六年,始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。大业初,省入晋阳。唐初复置。宋因之。金尝置晋州于此,寻还属太原府。今编户二十八里,城周六里有奇。
○梗阳城在今县治南,故晋邑也。《左传》:襄十八年,晋中行穆子见梗阳之巫皋。又梗阳人有狱,魏献子不能决者。《史记》:赵惠文王十一年,秦取梗阳。即此。故城周六里。○涂水城,在县南二十里,春秋时,晋大夫祁氏邑。魏献子以知徐吾为涂水大夫是也。今名屠贾村,有谷曰屠谷,谷夏则水涨,冬则涸。《志》云:谷在县南十五里。又县东南四十里有陶唐城,旧《经》:陶唐氏自涿鹿徙居此,俗谓之姚城。鹅城城东南二十三里。晋阳秋永嘉元年,洛阳步广里地陷,有二鹅飞出,苍色者冲天,白者止此。苍色胡夷象,刘渊以为己瑞,筑城应之。又印驹城,《志》云:在县西南二十三里,相传汉文帝置牧于交城县,筑此城以印驹。今县西北十五里有马名山,亦以文帝牧苑而名。○中隐山县西北八里。四围高峰,山独中隐,亦曰中隐谷。又白石山,在县西五里,亦曰白石谷,中多白石,因名。洪武中,筑堰于此,以御暴流冲啮之患,至今城无水灾。
○汾水县东五里。自太原县流入界,又南经此,有米阳渡,流阔八十余步,路出徐沟。又县东十二里有永济渠,则引汾灌田处也。汾水又西南流入交城县界。清源水县西北五里。自平地涌出,亦曰平泉,一名不老池,引流溉田,水溢则东南注于汾。又白石水,源出白石谷,流合平泉水。又中隐水,出中隐谷,并流注于汾。交城县府西南百二十里。西南至汾州府九十里。汉晋阳县之西境,北齐置牧官于此。隋开皇十六年,置交城县,属并州,以县界有古交城而名。唐因之。宋置大通监,金废监,县仍属太原府。今城周五里有奇,编户四十二里。
○故交城县东北七十里。隋、唐时县置于此。《志》云:古交城又在其东北二十里,当孔水、汾水交流之处,隋所取以名县者也。《旧唐书》交城县西北有古交城,县初治交山,天授元年,移置却波村。先天二年,于故县分置灵川县。开元二年省。却波村,即今县治也。又《寰宇记》云:县西北四十里有大通监,管东西二冶烹铁务,东冶在绵上县,西冶在交城县北山义泉社,取狐突山铁矿烹炼。宋白曰:大通监本古交城地。又县西北八十里有大通铁冶,宋设都提举司及铁冶所巡司,今俱废。
下马城县北百六十里,接静乐县界。相传元魏孝文往来避暑下马处。又马兰城,在县北九十里孔河上,今名马兰村。孔水南流经此,东注于汾。汉、魏、北齐,皆尝牧马于此。又有榆城,在县西北百三十里文谷水上,亦故戍守处也。其地多榆,因名。
○狐突山县西北五十里。有晋大夫狐突庙,因名。县之镇山也,产青铁,宋因以置监。一名马鞍山。○锦屏山,在县西北五里,红崖绿树,灿若锦屏。又县北五里有万卦山,有六峰峙立其旁,众峰交错,因名。又县西北二十里有石壁山,四围小山,相向如壁。
羊肠山县东北百里。石磴萦委,如羊肠然,后魏立仓于此,名羊肠仓。隋大业四年,经此幸汾阳,改名深谷岭。岭上有故石墟,相传魏太武避暑之所,亦谓之万根谷山。《元和志》:羊肠山在交城县东南五十三里,以旧城言也。○交城山,在县北百二十五里,《志》云:古交城治此。周显德三年,北汉主钧葬其父崇于交城北山,即此。又黑石楼山,在县西北百五十里,黑石攒起,如楼阁然。其相近者,曰独泉山,洞穴中有石如盆安,泉出其中。或云:北汉石盆寨盖置于此。宋干德四年,石盆寨来降,是也。
文山在县西北九十里。文水历榆城,又南径文山下,山因以名。又谷积山,在县西北百五十里,山形侧竖如谷积,一名滑集山,与永宁州吕梁山相接。又有龙王军山,亦名刘军山。相传刘渊都离石时尝游此,因名。近《志》作刘伶军山。二山西南去永宁州八十里,盖境相接也。又孝文山,在县西北二百里,连永宁及静乐县界。相传魏孝文临幸汾阳,置行宫于此也。
○汾水在县东南。自清源县折而西,流经县界,又西南入文水县界。○文水,在县西北三十里。源出永宁州北境之万山,流经狐突山下,又西南流入文水县境。下流至汾阳县,入于汾水。亦谓之文谷水。
孔河在县东北。源出县西北百二十里之龙树山,南经故马兰城,东流至太原县界,注于汾水。○步泽水,在县城东,出狐突山南之步泽谷。又城东南有塔沙水,亦出县狐突山南之塔沙谷,俱流注于汾河。又福泉水,出县东北百七十里之福泉山,亦东南流入汾。
文水县府西南百六十里。西至永宁州二百四十里,南至汾州府介休县八十里。春秋时,晋平陵邑。汉为大陵县地,属太原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置受阳县。隋开皇十年,改曰文水,以文谷水名也。唐武德三年,改属汾州。六年,还属并州。明年,又属汾州。贞观初复故。天授初,改为武兴县。神龙初,仍为文水县。今城周九里,编户七十九里。
○大陵城县东北二十里,即晋之平陵也。昭二十八年,魏献子分祁氏之田,使司马乌为平陵大夫。赵曰大陆,亦曰大陵。《史记》:赵肃侯六年,游大陆,至于鹿门。又武灵王十六年,游大陵,梦处女鼓瑟而歌。刘昭曰:大陵即大陆也。汉置大陵县,晋时为南单于所居。永兴初,东瀛公腾遣将聂玄击刘渊于大陵,为渊所败。后魏迁治于城西南十里,改曰受阳。隋曰文水,今县东十里故文水城是也,子城周二里有奇。宋元丰间,因水患徙置南漳蛇村高阜处,即今县治。《城邑考》:大陵故城周十余里,后魏废,今为官田。平陶城县西南二十五里。汉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改曰平遥,避太武嫌名也。《水经注》:西胡内侵,徙居京陵。魏收《志》:平遥有京陵城,今汾州府属县,即魏末所迁也。○栅城,在县北二十五里,后魏宣武时所筑,当文谷口,今名开山村。又云州城,在县北三十里,后魏末所筑,云州寄理于此,今曰云州村。又大干城,在县南十里,旧《经》:晋时刘元海所筑,令其兄延年居之,俗谓兄为阿干也。
○隐泉山县西南二十五里。在平陶故城南,亦名陶山。石崖绝险,壁立险固,中有石室,去地可五十余丈,惟西侧一处,得历级升陟。顶上平地十余顷,有泉东流,注于山下,亦名东津渠,隐没而不恒流,故有隐泉之名。雨泽丰注,则通入文水。《志》曰:隐泉一名谒泉,其石窟曰隐堂洞,亦曰子夏室,昔子夏退居西河之上,即此地也,故山亦兼子夏之称。宋靖康元年,金人围太原,使李纲督诸道兵赴救,折可求之师,溃于子夏山,时可求自汾州而进,取道山下也。双峰山县北二十里,两峰壁立。县西北三十里又有熊耳山,亦以两峰并峙而名,一名崇山。
○汾河县东四十五里。自交城县流入境,又南入祁县及汾州府平遥县界。
文水在县东十五里。自交城县南流入县界,经县北三十里。由文谷口微折而东南流经此,又南入汾州府界,合于汾河。又泌水,在县北八里,自山下涌出,东南注文水。《寰宇记》谓之神福泉也。又有甘泉水,在县西南四十里,下流亦注于文水。
猷水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古大陵城之东南,周十余里,或谓之邬泽。《水经注》:汾水经大陵县,左迤为邬泽。《广雅》:水自汾出为汾陂,东西四里,南北十余里,陂南即邬县也。《汉志》注:邬县九泽在北,是为昭余祁。《吕氏春秋》所谓区夷之泽也。邬县见介休境内。○武涝泊,在县南二十里,唐天授二年,赐名朱雀泊。又县东南三十里有伯鱼泊,或以为即九泽余迹也,今皆涸。
栅城渠县西北二十里。唐贞观三年,县民相率开此渠以引文水,溉田数百顷。《唐志》:县西十里有常渠,武德二年,汾州刺史萧凿,以引文水南流入汾。又县东北五十里有甘泉渠,二十五里有荡沙渠,二十里有灵长渠、千亩渠,俱引文谷水,溉田数千顷,皆开元二年县令戴谦所凿,今多湮废。○鸿唐寨在县南。北汉据河东时所置戍守处。宋干德四年,北汉石盆寨、鸿唐寨来降。石盆寨,今见交城县交城山下。寿阳县府东百六十里。东至平定州百十里,东北至盂县九十里。春秋时晋之马首邑。汉为榆次县之东境。晋置寿阳县,属乐平郡,后废。隋开皇十年,改受阳为文水,而于故受阳城置今县,属并州。唐武德三年,改属辽州。六年,移受州治此。贞观八年,州废,县仍属并州。宋因之。金兴定二年,改属平定州。元仍属太原路。今城周四里,编户三十里。
马首城县东南十五里。春秋时,晋分祁氏,魏献子使韩固为马首大夫。是也。今仍名马首村。又贺鲁城,在县西三十五里,相传赵简子所筑,一名胡芦城。又县西二十五里有燕州城,《县志》云:北齐置州于此,今又名烟竹村。
广牧城在县北。汉广牧县,本属朔方郡。后汉建安中,移治陉南,属新兴郡,晋因之。建兴四年,刘琨遣箕淡等救乐平太守韩据于沾城,琨屯广牧为声援,后废。
○方山县西北三十五里,顶方一里。一名神福山,或以为寿阳山。晋永嘉六年,拓跋猗卢引兵救刘琨复晋阳,追败刘曜于蓝谷,因大猎寿阳山,陈阅皮肉,山为之赤。寿阳山北史作牢山,《郡县志》:牢山在晋阳东北四十五里。或曰:今阳曲县罕山之讹也。○双凤山,在县北五十里,两峰状若伏凤,山之东有剽水泉。
涡山县南八十里。洞涡水经其下,因名。亦曰过山,以高过群山也。又芹泉山,在县东二十里,泉源有二,出南山鸦儿谷,曰南芹。出北山木平谷,曰北芹。二泉合流,东入平定州界。亦曰琴泉。《志》云:县北十五里有尖山,圆秀迥出群峦。后有神武村,亦名神山。
杀熊岭县西六十里,接榆次县界。宋靖康元年,种师中自真定趋援太原,抵寿阳之石坑,为金将完颜活女所袭,五战三胜,回趋榆次,至杀熊岭,去太原百里,败死石坑。或曰:在县东南。又黄岭,在县西北五十里,岭皆黄沙。又西北二十里为却略岭。
鸦儿谷县东南三十里,东北去盂县百二十里。亦曰鸦鸣谷。唐干符五年,昭义帅李钧与沙陀战于岢岚之沙谷,败死,兵还至代州,士卒剽掠,州民杀之殆尽,余众自鸦鸣谷走归上党。石晋天福九年,契丹入犯,南至黎阳,别遣兵入雁门,寇太原,刘知远败之于秀容,乃自鸦鸣谷遁去。《图经》:谷径幽邃,昔有迷谷中者,见鸦飞鸣得路,因名。
○洞涡水县南五十里。自平定州流入境,又西南经此。一名冷泉河,以其地有冷泉,亦西南流,至榆次界入洞涡水也。又有黑水,源出县西四十里黑水村之西山,三源合流,至县南五十里,入洞涡水,并流入榆次县境。
寿水县南二里。有二源并道合流,至县西南十里,合于黑水。又童子河,在县北二十里,一名曾河,流经县西南四里,合于寿水。又有龙门河,在县西北三十里,亦有二源,合流而南,入于寿水。○西张寨县西北五十里。高五丈,周仅十亩许,五代时所置也。《金志》:兴定四年,以寿阳西张寨置晋州,后为蒙古所毁,州亦废。
太安驿在今县西五十里,马驿也。
盂县府东二百四十里。东至直隶真定府二百里,东南至直隶井陉县百五十里,西北至代州五台县百二十里。春秋时仇犹国,后并于晋,魏献子使盂丙为盂大夫。哀四年,齐国夏伐晋,取盂。战国时,为赵之源仇城。汉置盂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省入石艾县。隋开皇十六年,复分置原仇县,属辽州。大业初,改曰盂县,属太原郡。唐武德三年,置受州于此,六年,州移治寿阳,县属焉。贞观八年,仍属并州。宋因之。金兴定中,升为州。元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改州为县。今城周三里有奇,编户二十二里。
○仇犹城在县东北一里。韩非子曰:智伯欲伐仇犹道不通行,因铸大钟遗之,仇犹大悦,除道而纳之,国遂亡。其遗址尚存。《寰宇记》:汉盂县城在阳曲东北八十里,隋改置原仇县于故仇犹,县城西南,即今治也。寻曰盂县。五代唐同光四年,李嗣源为魏州乱兵所推,遂与朝廷相猜贰,自魏县南趋相州,李从珂时戍横水,遂将所部兵由盂县趋镇州,与别将王建立合兵倍道从嗣源。又五代周显德初,伐北汉,其盂县降。即今城也。今县北七里有仇犹山。
乌河城县西南二十里。隋义宁初置县,唐初属并州,贞观元年省。或云:隋末置抚城县,唐武德初,改曰乌河。又有皋牢城,在县东二十里,亦故戍守处。○白马山县东北二十里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征太原,契丹来援,至白马岭,与郭进遇,契丹将耶津沙欲阻涧以待后军,其监军敌烈不从,渡涧迎战,大败。《图经》:白马之山,白马水出焉。○藏山,在县北五十里。相传程婴、公孙杵臼藏赵孤处,岩垒环堵,石溜灌熔。旁有泉曰圣水,《志》云:县西五里有重门山,一名慈民山。○滹沱河县北七十里。源出繁峙县之太戏山,经代州崞县、忻州定襄,及五台县境,又东南流经县境,而东入直隶平山县界。详见直隶大川滹沱。
牧马水县北七十里。源出白马山,北流入于滹沱。又龙化河,在县西四十五里,一名兴龙泉,北流至榆枣关口,入于滹沱。又县西南有细水河,流至平山县境,亦注于滹沱。
白鹿浤在县西。孔颖达曰:盂县西有白鹿浤,出自西北鹿山南渚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肃侯十六年,游大陵,出于鹿门。鹿门盖在此水之侧。
○伏马关县东北七十里,亦名白马关。或云:后魏时置路,通直隶平山县。○榆枣关,在县东北百十里,路亦通平山县,滹沱河所经也。《志》云:今县南五十里有芹泉马驿。
静乐县府西北二百二十里。西南至岚县五十里。汉汾阳县地,北齐置岢岚县。隋开皇十八年,改曰汾源,又置岚州于此。宋白曰:后魏尝置岚州,隋因之。仁寿末,岚州刺史乔钟葵以汉王谅举兵并州,将兵赴谅。大业初,州废。四年,改县曰静乐,又置楼烦郡治焉。唐武德四年,改置管州。五年,又改为北管州。八年,州省,以县属岚州。宋太平兴国六年,置静乐军,寻废军,徙宪州治此。熙宁四年,州废。元丰初复置,亦曰汾源郡。金仍改曰管州。元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省州入县。今编户三十里。
○楼烦城县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故楼烦胡地。赵武灵王曰:吾国西有林胡、楼烦之边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主父行新地出代,西遇楼烦王于西河,而致其兵。汉置楼烦县,属雁门郡,有楼烦王城。高祖九年,周勃击韩王信,军于硰石,破之,还攻楼烦王城。后汉仍为楼烦县,灵帝时废。曹魏青龙初,并州刺史毕轨遣将苏尚等击鲜卑轲比能,战于楼烦,败没。县故有盐官,晋及后魏皆为牧苑地,后魏主和平六年,如楼烦宫。盖地近平城,往往游猎于此也。隋、唐亦为监牧地。《旧唐书》:楼烦监先隶陇右节度使。至德后,属内飞龙使。监城,开元四年王毛仲所筑也。贞元十五年,始别置监牧使。中和二年,李克用自鞑靼还据忻、代州,数争楼烦监。龙纪初,李克用表置宪州于此,仍置楼烦县,兼领玄池、天池二县。宋咸平五年,以州地卑隘,多水潦,移治静乐县,后又省玄池、天池二县入焉,惟楼烦改属岚州。金因之。元省县置巡司。今为楼烦镇,仍有巡司戍守。《志》云:镇东临汾水,西抵周洪山,通交城县。胡氏曰:楼烦,本匈奴所居地,在北河之地,此盖因汉名,或后代所侨置,非即故地也。
天池城《旧唐书》:天池县在楼烦城西南五十里,本置于孔河馆。干元后,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,初属岚州,后属宪州,宋省。又玄池废县,《旧唐书》:在楼烦城东六十里,即李克用所奏置也,宋废。又有汾阳废县,在今县东北。《唐书》:武德四年,分静乐置汾阳,六度二县,隶管州。六年,仍省入焉。○赵武灵王城,《志》云:在县南三十里东山,下临汾水,城垒犹存。
三堆城今县治。后魏初,尝置三堆县。太平真君七年,省三堆属平寇县,有三堆戍。西魏大统三年,宇文泰使柔然侵魏三堆,高欢击走之。又齐主洋天保四年,山胡围离石,洋讨之,胡走,因巡三堆,大猎而归。盖即三堆戍也。隋筑城置郡于此。宋白曰:今城内有堆阜三,俗犹名三堆城,平寇见忻州。
硰石城在县东北。汉初,韩王信反,灌婴击之,破胡骑于硰石。又周勃击信于硰石,破之。《正义》曰:在楼烦县西北。似误。又襄阳城,《志》云:在县北九十里,故宁化军南十八里。盖南北朝时所侨置。又林溪镇城,在县西北百五十里。相传隋大业中,尝避暑于此。金天会间,改为圣寿寺。
宁化城县北八十里。北汉刘崇置宁化军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置宁化县为军治。熙宁三年,军废,元初复置。崇宁三年,又废为镇。金大定二十二年,升为州,仍置县为州治。元州县俱废。明洪武二年,改置守御千户所。
○岑峰山在县治东。城跨其上。城南三里有天柱山,以后魏天柱将军尔朱荣尝经此而名。○石硖山,在县南六十里,石硖如门,有石硖泉,流注于汾。相传晋人以屈产之乘,假道于虞,盖出于此。又有石门山,在县西南百里,楼烦镇西北二十五里,两山耸立,其状若门。○周洪山,在县西南七十里,巍峨奇秀。其西北十里有渥洼泉,或曰:山盖与石峡山相接也。又西南五十里有龙和山,峭壁嵯峨,环绕左右,山东去楼烦镇三十里。
管涔山县北百四十里,北去朔州百二十里。其山中高而旁下。《山海经》:管涔之山,汾水出焉。今山下有天池,有龙眼泉,即汾水之源也。一名燕京山,一名林溪山,相传刘渊尝读书山中。隋以汾源名县,唐曰管州,皆以此山也。又芦芽山,在县北百五十里,其南有神林山,其西南有荷叶平山,俱形势险峻,迤逦抵岢岚界。
屹嵯山县东北六十里。北接刁胡山,西通唐官谷,谷中有磨川水,亦流注汾水。又刁胡山,在东北八十里,路从磨官谷入,称为险隘。又有悬钟山,在县东七十五里,上有石寨,名曰马寨。○汾水在县城西。自管涔山发源,流经宁化所东五里。又南流经此,至楼烦镇东南,而入阳曲县界。汾流曲折处,谓之汾曲,其所经州县,多引以溉田,民被其利。岚河县西南六十里,与岚县接界,东流入汾。又羊儿河,出县西南五十里鹿绽岭下,亦东流入汾。○碾河,在县南二里,源出县东北百二十里巾子山,流悬钟山焉,寨水流合焉,西流入汾。又监河,在楼烦镇南一里,源出县南百四十里之独石河村,北流经此,注于汾水。
天池在管涔山北原上。池方里许,常盈不涸,澄渟如鉴,即汾水之源也。北人谓天为祁连,亦谓之祁连泊。元魏孝文屡游畋于此,高欢亦尝游焉。高洋天保九年,自邺如晋阳,至祁连。高演皇建初,自将伐厍莫奚,至天池,厍莫奚闻之,出长城北遁,高炜亦尝猎于天池。胡氏曰:晋阳至天池三百七十余里,相传其水潜通桑干,盖即桑干上源矣。池东更有一池,清澈与天池相似,二池通流。池西有沟,名老马沟。《通志》:天池在宁化所北百四十里。似误。○温泉,在县东十五里北山下,出石罅中,流分数派,注于碾河。
○汾阳宫在管涔山北原上。隋大业四年,诏于汾水之原,营汾阳宫,遂营建宫室,环天池之上,并筑楼烦城。《隋志》:静乐县有汾阳宫。是也。唐废。两岭关县东南六十五里,路出阳曲。明初,调太原左卫官军戍守。洪武八年,改置故镇巡司,缭以土城,周一里有奇。又楼烦关,在县北,隋大业三年,北巡至突厥牙,还入楼烦关,至太原。《唐志》:静乐县管涔山北有楼烦关。娑婆岭隘县东八十里。洪武初,调太原左卫官兵戍守。七年,置巡司,兼筑土城。其南十里有悬钟岭隘口,通忻州牛尾寨。东北十里有石神岭隘口,亦通忻州界。又有马家会隘口,在娑婆隘西五十里。桥门岭隘口,在娑婆隘西北三里。○鹿径岭隘,在县西北六十里,南接岚县界,西出岢岚州,旧置巡司,今革。
马陵戍在县北。魏武定元年,高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,西自马陵,东至土登。马陵盖是时戍守处。土登,见崞县。○龙尾庄,在县西。明初,元孽屯静乐岢岚山中,结寨自固,旋寇武州,太原守将击败之,追至龙尾庄,擒其三太子脱忽的。即此。又窟谷镇,在县西北六十里,本属宁化县,旧为戍守处。
下马营堡《志》云:在宁化所北三十里。又北七十里即宁武关也。又支锅石堡,在宁化所西北二十里。《边防考》:所城虽近腹里,而支锅石、小岭儿,敌骑可通,亦称要害。○康家会驿,《志》云:在县治西,马驿也。
河曲县府西北四百八十里。西南渡河至陕西府谷县百十里,南至保德州百二十里。唐岚州宜芳县地。北汉刘崇置雄勇镇。宋太平兴国七年,改置火山军,移治于镇西三十里。治平四年,又置火山县,县寻废。金大定二十二年,升为火山州,寻又改为奥州。贞元初,置河曲县,取河千里一曲之意。元初州县俱省入保德州。明初洪武二年,仍置河曲县。六年复废,十四年又置编户七。景泰初,展筑县城。万历十四年增修,周六里。
○河曲城旧城在今县东北八十里。金兴定二年,尝以奥州改隶岚州。四年,以旧城残破,徙治于黄河滩许父寨。明初因之,始筑土城。万历十三年增修,城周四里。《边防考》:县西倚洪河,东南两面,皆深沟陡峻,惟北面石梯口受敌为最。嘉靖四十五年,河冻,寇自陕西黄甫川过河,经石梯口突犯。又有曲峪等处,为滨河极冲,边外正对陕西焦家坪等处,直接青草湾,皆为寇境。
○火山在县西五里,黄河东岸。山上有孔,以草投孔中,烟焰上发可熟食。不生草木,上有硇砂窟,下有气。○砂窟山,高四五丈,黄河过此,如遇覆釜,而河流为之曲折云。○黄河县西北六里。自故东胜州境,转而西南流八十里,至平泉村。又西流九十里,至天桥子,又南流入保德州界。县西北六十里,有唐家会渡,为津济要口。《边防考》:大河流入老牛湾,过县西南经保德州,中间有娘娘滩、太子滩,皆在县北九十里,套贼渡河处,最为险要。嘉靖四十四年,抚臣万恭言:山西冬防,滨河打冰,以防贼渡,朔气严凝,随打随结,劳而无济。计沿河最冲,自险达阴湾,凡二十里,自阴湾达石门,又二十里,筑墙拒守,以为得策。
关河在县北百十里。源出朔州界,流经偏头关,西北入黄河。又大涧水,去县城百步,西流七里,入于黄河。又有平泉,在县西北八十里,平地涌出,亦西流入河。○菜园沟,在县西北。近时贼王嘉允渡河掠菜园沟,即此。又有倒回谷沟,在县西南三十里,亦流入河,上有倒回谷口桥。
○偏头关县北百十里。古武州地。东连鸦角山,西通黄河。其地东仰西伏,因名偏头。宋置偏头寨。金因之。元升为关。明初,属镇西卫守备。洪武二十二年,始建土城。宣德、天顺、成化、弘治间,皆修筑。万历二年,复改筑关城,周五里有余,备兵使者驻焉。《志》云:大边在关北百二十里,起大同之崖头,至黄河七十里,无墙而有藩篱。成化二年,复于关北六十里,起老营鸦角墩,西至黄河岸老牛湾,筑墙百四十里,号二边。而三墙在关东北三十里,起石庙儿,至石梯墩,凡七十里。四墙则在关北二里,起鹰窝山,至教场百二十里,后复以时增修,比之二关,尤为严固。盖山西惟偏头亦称外边,与宣、大角峙。宣、大以蔽京师,偏头以蔽全省也。《边防考》:偏头所辖边,东起宁武界椒茅,西至河曲界寺前墩,延袤二百三十二里。本关孤悬寇境,西边大河,实为冲要。近口有关河口、浦家湾等冲,边外则银安口、青太口及丰州滩、归化城等处,皆逼虏巢。而关城四面皆山,形若覆盂,设敌登高下瞰,城中历历可数。且山谷错杂,望难周,防维不易。弘治十三年,寇犯偏头关。隆庆初,寇由西北驴皮窟入犯岢岚、岚县、石州、汾州。明年,复由好汉山入,夜薄老营堡。此前车也。
桦林堡在偏头关西二十里。万历二十年,建土堡。二十九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,西去黄河三里,与套寇东西相望,边外红漕等处,即贼巢也。○韩家坪,在偏关东二十里。隆庆二年置,万历十四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又东二十里为马站堡,正德十年置,隆庆初及万历六年增筑,周四里有奇。堡介偏头、老营之中,为东西应援之地,城北即土山,戍守尤切。
八柳树堡在偏关东六十里。景泰二年建,万历十五年修筑,周二里有奇。堡西北红水沟为最冲,寇每由此深入,犯偏头、老营,一时声援难及。嘉靖四十一年,寇又从鸦角山、五眼井入犯老营及本堡,至宁武一带,故增修此堡,藉为保障。然堡内无水,设有寇警,不可不虑。
老营堡在偏关东北八十里。成化三年营筑,弘治十五年、万历六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。近边有鸦角山、镇胡墩、五眼井等冲。边外王家庄、银川城诸处,皆敌驻牧地也。《边防考》:本堡设在极边,与大同接攘,山坡平漫,寇骑易逞。嘉、隆间,数从马头山、好汉山入犯河曲,是也。而堡城东北去山止数十步,敌若登山,下射城中,则守陴者危矣。此不可不虑。○小营儿堡,在老营堡西二十五里,嘉靖初置。又西二十五里为寺坞堡,本民堡也,嘉靖四十年,为寇攻毁。四十二年,改为官堡。万历十五年增修,周不及一里,在山脊之上。西南通偏关,东北通水泉堡,为两城脉络所关。《志》云:堡南至偏关四十里,北至草垛山堡二十里。
柏杨岭堡在老营堡西北。万历二年置,周不及一里。沿边破虏营、好汉山等三十一处,皆极冲。边外昭君墓诸处,即虏酋驻牧。《志》云:堡旧设于柏杨岭,后因山高无水,移于窖儿坞,仍存故名。而新堡亦复无水,取汲于塌崖沟。且士马单弱,幸老营伊迩,缓急可恃。○贾家堡,在老营东二十里,嘉靖初,边臣陈讲言:老营堡东界有东长峪,去大同最远,应援常疏,此两镇受祸之由。四十五年,因创筑此堡,即大同东长峪地,而堡属偏头。盖老营运饷,向来仰给云朔,贼常于乃河道中扑掠,老营坐困,故设此堡,以连两镇之声援也。万历十八年增修,城周一里有奇,东去大同乃河堡二十里。
水泉营堡在偏关北六十里。宣德九年置,万历三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二十四年,又创筑附堡一座。二十八年增修,一面连旧城,三面周一里零。其北为红门隘口。隆庆五年,马市成,设市堡于其处。沿边有兔儿お等处为最冲。边外兔毛河、归化城、宁边河诸处,即虏酋驻牧。《边防考》:堡逼邻敌巢,为偏关肩背,山坡平漫,最易驰突。其西为驴皮窑。嘉靖中,石州之变,实由于此。正北三百里曰归化城,青山负焉,酋首之巢穴也。堡内止一井,汲引甚难云。青山,见大同府。草垛山堡在水泉营西二十里。弘治十五年置,万历二十三年及二十八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边口有东坡墩、驴皮窑、杨家庄等冲,边外双墩子、鹞子沟、白塔儿一带,即虏酋驻牧。堡势极孤悬,山谷错杂,防维宜密。又黄龙池堡,在草垛山堡西十里。弘治十五年置,万历十九年废,二十三年复置,二十九年修筑,周一里有奇。沿边杨家庄为最冲,边外鹞子沟一带,即酋首驻牧。又堡西十五里为滑石涧堡,宣德九年置,万历八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边口水门等处为最冲,草垛沟次之。边外白塔儿一带,即酋首驻牧。堡孤悬一隅,咫尺虏境,沿边石磴纡回,寇每缘之以入犯。至水门迤西,即接河套,冬深冰结,防御尤切。《志》云:滑石涧堡南去偏关六十里,北去边六里,西去大河二十五里。永兴堡在偏关南四十里。正德十年置,嘉靖四十二年、万历十八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堡南五十里,为八角堡,去边虽远,而地稍平旷,寇易驰骤,守此以连内外之声援云。○楼沟堡,在永兴堡西南,隆庆初置,万历十七年增修,周不及一里。堡密迩龙霸山,寇尝据此,偏关饷道几绝,故设此堡以遏龙霸之冲。万历三十一年,又增筑土堡一座,与旧堡相连。
河曲营堡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宣德四年置,万历二年及七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二十六年,又增筑东关土堡,三十六年增修,亦周二里有奇。沿边鲁家口诸处为最冲,边外榆树滩、白泉子沟、大灰沟等处,俱酋首驻牧。隔河即陕西黄甫川清水营矣。《边防考》:隆庆三年,营城设参将驻守,东北起楼子营界寺前墩,西南抵县北石梯隘口,长百三十一里。又南抵兴县黑峪口,止黄河东岸,沿长二百十里,皆分辖处也。扬兔堡在县北。南去石梯儿十里,堡北十里为得马水营,其西即黄河娘娘滩也。又北十里为五花营堡,又北十里为唐家会堡。《边防考》:唐家会堡在县西北六十里,有唐家会渡,为官军往来津要。宣德二年置堡,万历十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,当黄河渡口之冲。○河会堡,在唐家会堡东南,万历二十五年建,城周二里有奇。边口有曲谷等处为最冲,边外正对陕西焦家坪、弥罗胡同、马家会等处,直接敌巢。东北泉子沟,西北柴关儿坌、霸王庙,俱部酋驻牧。堡地势平坦,四平通衢,河冻时,备御尤切。
灰沟营堡在偏关西六十里,去唐家会堡十里。又东北二十里为罗圈堡,又东北五里为楼子营堡。堡宣德四年置,万历五年修筑,周一里有奇。二十二年革。边口有羊角尖、吴峪口等处为最冲。成化十八年,抚臣何乔新败敌于灰沟,是也。嘉、隆间,寇每由此入犯董家庄、辛家坪等处,边外山羊会、小水口一带,皆酋首驻牧。河西即陕西黄甫川清水营,正对敌巢。《边防考》:堡东南至偏头关六十里,逼近黄河,当北寇套寇之交,沿河有大峪村等处,居民向称繁庶。
下镇寨在县北。宋置雄勇、偏头、董家、横谷、桔槔、护水六寨,属火山军,后废。元丰中,止领下镇一寨。○杨家寨,在县西北七十里,明初调镇西卫官兵戍守,今革。《志》云,县有得马水巡司万历中裁。附见:宁化守御千户所即静乐县北宁化故城也。洪武二年置所于此,旧城周六里有奇。明初,东畔依山坡改筑,周二里有奇。
偏头守御千户所详见上偏头关。成化十一年置。
老营守御千户所详见上老营堡。嘉靖十五年置。
平定州府东二百八十里。东北至直隶平山县九十里,西至辽州二百二十里,北至代州三百三十里。
春秋时晋地。战国属赵。秦为太原、上党二郡地。汉属太原郡,后汉属常山国,晋属乐平郡,后魏因之。隋属辽州,后属太原郡。唐初亦属辽州,寻属并州。宋置平定军太平兴国二年置。金曰平定州。元因之,以州治平定县省入。明初,亦曰平定州编户二十三里,领县一。今因之。
州东迫常山,扼井陉之重险;西驰汾曲,据太原之上游。并、冀有事,州其必争之地也。且前控漳、滏之流,后距勾注之阻,山川环绕,道路四通,居然雄胜矣。
○平定废县今州治。汉为上艾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改属常山国。晋属乐平郡,后魏太平真君九年废。孝昌六年复置,改曰石艾。隋因之。唐武德三年,县属辽州。六年,改属受州。贞观八年,还属并州。天宝初,改曰广阳县。至德二载,史思明寇太原,遣人取攻具予山东,以胡兵送之,李光弼遣兵歼之于广阳是也。宋太平兴国四年,改为平定县,平定军治焉。金为州治。元省。《城邑考》:州有上城、下城。上城谓之榆关,相传韩信伐赵时,尝驻兵于此,因高阜为寨,以榆塞门,因名。宋初增筑其东北隅,谓之下城,元时尝修筑之。今城周九里有奇。
广阳城州东南三十里。五代时,北汉置寨于此,宋初取其地,改属镇州。太平兴国二年,建为平定军,四年,移治平定县。《志》云:汉上艾县,唐广阳县,旧皆治此。似误。又有广阳古城,《志》云:在州西八十里,唐因以名县,今废为广阳村。○平潭城,在州西北二十五里,相传赵简子所筑也,今为平潭马驿。《城冢记》:州西北三十里有赛鱼城,唐武德八年,受州尝治于此。今亦名废受州城。
○冠山州西南八里。以高冠群山而名。又州西八里有嘉山,山下有黑水泉,流经城东,西合于洮水。○蒙山,在州东北十五里,孤峰耸秀,高出众山。
绵山州东北九十里。一名紫金山。泽发水出焉。《志》云:故关山在州东八十五里,两山险隘,关居其中。州东北九十里又有承天山。○四角山,在州西南三十里。山势四起,下出三泉。又西南十里有七里岭,岭高七里,因名。又东浮化山,在州东五十里。州西八十里曰西浮化山。
○泽发水州东九十里。源出绵山,一名毕发水,一名阜浆水,亦名妒女泉。上有妒女祠,俗以为介子推妹也。泉色青碧,妇人句服至此,必兴雷雨。今泉突起平地,下赴绝涧,悬流千尺,俗谓之水帘洞。东北入直隶井陉县界,为治河之上源。
洞涡水在县西南五十里。自乐平县流入界,合浮化水,又西入寿阳县界。《志》云:浮化水在州西南八十里,出西浮化山,流入洞涡水。○洮水,在城东,其上源即寿阳县之芹泉也,经州西九十里,谓之洮水,下流注于泽发水。又故关水,在州东五十里,东流入井陉故关,合于冶水。
南川水在州南五里。源出七里岭,东流合于洮水。又有阳胜川,在州南三十五里,出州西南侯神岭,亦东流合于南川水。
○故关州东九十里,道出井陉之要口也。《通志》谓之井陉关,今关与直隶井陉县接界。洪武三年,置故关巡司于此。苇泽关州东北八十里,即唐之承天军,俗曰娘子关,以妒女祠而名。自昔为太原、恒山之界。胡氏曰:承天军至太原府三百五十里。是也。今为承天镇。详见直隶井陉县。○盘石关,在县东北七十里,与苇泽关相接,并为设险处。又有甘淘口,亦在州东,接井陉界。《通志》:苇泽关在井陉北十里,甘桃口在井陉南三里。误也。今详见直隶井陉县。又董卓垒,在州东北九十里,魏收《志》谓之董卓城。《一统志》云:唐于此置承天军。盖垒与苇泽关相近,皆唐时承天军所戍守处。
乐平县州东南六十里。南至辽州和顺县七十里,东南至直隶顺德府二百四十里。汉沾县地,属上党郡。后汉因之。三国魏析置乐平县,为乐平郡治。晋及后魏俱属乐平郡。隋开皇初,郡废。十六年,于县置辽州。大业初州废,县属太原郡。唐武德五年,复置辽州治此,寻徙州治辽山,以县属受州。州废,仍属并州。宋干德初,伐北汉取之,升为平晋军,旋复故,改属平定军。金兴定四年,升为皋州。元复故。今编户十里。
○沾县城县西南三十里,汉沾县治此。《晋志》:泰始中,置乐平郡,治沾县。建兴四年,石勒围乐平太守韩据于沾城,刘琨救之,为勒所败,乐平陷并州,亦降于勒。后魏真君九年,郡废,县属太原郡。孝昌二年,复置郡,仍治沾城。隋初郡废,县并入乐平。
昔阳城县东五十里。《左传》:昭十二年,晋荀吴入昔阳灭肥。杜预曰:乐平沾县东有昔阳城,此肥子所都之昔阳也。俗误为夕阳城。七国时,赵置戍于此。又县东有东山废县,隋开皇初置,大业初废。《志》云:县南三十里又有仓角城,一名阳豪城。建置未详。
○少山县西南二十里,清漳水所出。《淮南子》:清漳出揭戾山。高诱曰:山在沾县,俗谓之漳山。《水经》:清漳水,出少山大龟谷。郦道元曰:其山亦曰鹿谷山,出大要谷,南流经沾县故城东。《山海经》:少山亦名河逢山。《福地记》:山在乐平沾县,高八百丈,可避兵,恒山之左支也,亦曰沾岭。
皋落山县东七十里。《左传》:闵二年,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。杜氏曰:皋落,赤狄别种也。盖邑于此山下,亦谓之皋落墟。又山亦名灵山,下有皋落水,南流入于鸣水。○石梯山,在县东南六十里,石磴陡绝如梯。又十里为横山,山势横亘,西入寿阳县界。又白岩山,在县东南八十里,下有杨赵水,北流合沾水,其麓据马岭隘口,接直隶邢台县界,五代末为河东守险之地。松子岭在县南四十里,接和顺县界。小松水出其北,又有松溪水出焉,西流经平定州界,又北入直隶井陉县界,注于冶河。○黄沙岭,在县东南二十里。又县西四十里有陡泉岭,洞涡水出焉,流入平定州界。
○清漳水在县西,源出沾岭,北流十八里,复折而西南流,名为溯流水。又南入辽州和顺界,乐榆水流入焉。详见直隶大川漳水。
沾水在县西南,源亦出沾岭,东流合鸣水及小松水,过昔阳城,东北流,入泽发水。○鸣水,在县西陡泉岭,亦名陡泉水,流经县南三十里,与石马水合流,东北入于沾水。《志》云:县西南二十里有石马谷,石马水所出也。○小松水,在县南,发源松子岭,东北流,入于沾水。
洞涡水在县西,源出陡泉岭,西北流入平定州界。《水经注》:洞涡水西流,与南溪水合。水出南山,西北注洞涡水。
○静阳镇在县东南九十里。宋干德四年,北汉侵安国军,节度使罗彦瑰等追败之于静阳镇。安国军,即今直隶顺德府。○百井寨,在县东北七十里,亦谓之东百井镇,以阳曲县有百井也,今设柏井马驿于此。《舆程记》:柏井驿东去故关四十里。
忻州府北百六十里。东北至代州百七十里,东南至平定州二百七十里,西至岢岚州三百四十里。
春秋属晋。战国属赵。秦为太原郡地。汉因之。后汉末,为新兴郡地。晋因之。北魏兼置肆州。永安中,又改郡为来安郡。后周徙州于雁门郡。隋开皇初,复改置新兴郡,旋废。十八年,置忻州因忻口为名。大业三年,州废,属楼烦郡。义宁初,复置新兴郡。唐武德初,又改为忻州。天宝初,曰新兴郡。干元初,复故。宋仍为忻州。金因之。元初改为九原府,旋复故。明初仍曰忻州,以州治秀容县省入编户六十三里,领县一。
州翼蔽晋阳,控带云、朔,左卫勾注之塞,南扼石岭之关,屹为襟要。○秀容废县今州治。本汉阳曲县地。后汉末,置九原县,属新兴郡。晋为新兴郡治。后魏天赐二年,分并州北境为九原镇。真君七年,置肆州,以九原县并入定襄县,而改置平寇县,后高齐复置。隋开皇十年,废平寇县,移秀容县治焉。十八年,为忻州治。大业初,属楼烦郡。自唐以后,皆为忻州治。明初省,今州城周九里有奇。秀容故城在州西北百里,后魏时所谓南秀容也。又有北秀容,在汉定襄郡界,去南秀容三百余里。晋太元末,慕容垂伐西燕,西燕主永求救于拓跋,遣兵东渡河,屯秀容以救之,此北秀容也。魏收《地形志》:永兴二年,置秀容郡,属肆州,领秀容等县。又立秀容护军于汾水西北六十里,徙北秀容胡人居之,此南秀容也。又《尔朱荣传》云:秀容川酋长尔朱羽健之先世,居尔朱川,因以为氏。魏主以羽健从征晋阳、中山有功,以南秀容川原沃衍,欲令居之,且环其所居,割地三百里,以为封邑。羽健曰:北秀容既在礕内,差近京师,岂以沃瘠更迁远地。许之。是尔朱氏本居北秀容,其地近平城也。又云:羽健之孙代勤官肆州刺史,子新兴嗣。新兴卒,子荣嗣。世为秀容酋长,是代勤以后,又居南秀容矣。长广王初,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败尔朱兆于秀容,南逼晋阳。兆惧,引兵南出,步蕃游兵至乐平。既而高欢与兆合击步蕃,大破之于秀容之石鼓山。孝武帝修太昌初,高欢自邺讨尔朱兆于晋阳,兆大掠晋阳,北走秀容,分守险隘,出入寇掠,欢定谋袭之。遣其将窦泰自晋阳趋秀容,一日一夜行三百里,自以大军继之,遂入其城,兆走死。皆南秀容也。《志》云:后魏末,恒州寄治肆州秀容郡城,盖南秀容多故以后,而北秀容之名益晦矣。今州治之秀容,则出自隋以后,不可不辨也。《寰宇记》:州西北五十里有秀容城,即后魏肆州治。
九原城在州西。汉置京陵县,属太原郡。师古曰:即古九原也。《记》曰:赵武从先大夫于九原。后汉末,改置九原县。《十三州志》:九原山,其仞有九,故曰九原。汉末大乱,匈奴侵边,自定襄以西尽云中、雁门之间遂空。建安中,曹公集荒郡之户以为县,聚之九原界,立新兴郡,领九原等县。《三国志》:建安二十年,集塞下荒地,置新兴郡。魏黄初二年,迁于陉岭之南。是也。后魏置肆州,治九原城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:州南三十里有新兴城,魏曹公所筑,亦名建安城。或曰非也,此盖隋开皇初所置新兴郡城。○平寇城,《志》云:在州东十五里,后魏改置平寇县,属永安郡,盖治于此。魏收《志》:真君七年,并三堆、朔方、定襄,入平寇。盖皆初置县也。隋开皇中改废。又州西有铜川废县,隋开皇初置,属新兴郡。郡旋废,县属并州,寻属忻州,大业初,县废。
○九原山在州城西。汉末以此名县。今州城跨冈上,三面俱临平畴。亦曰九龙冈。又独担山,在州东南二十里,产云母石。○程侯山,在州东北三十五里,相传以程婴得名。山甚广饶,旧有采金穴,一名金山。又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,下有谷,云中水出焉。或曰:晋置云中县,属新兴郡,盖治于山下。山之北即崞县界。又有大岭山,在云中山西二十里。
○滹沱河在州北五十里。自崞县流入界,经忻口山下,又东历程侯山北,入定襄县界。○云中水,在州北七十里,一名肆卢川,亦曰忻水,与州南牧马水合,流入滹沱。牧马水州南七里,源出州西南五十里白马山东北,流经三交村,有牛尾庄水流合焉。又东经州南,而东北入定襄县界,合三合水,下流注于滹沱,有灌溉之利。《志》云:州西南旧有渭渠,宋郭谘知忻州,开渠以导汾水,兴水利,置屯田,公私利之,今湮。○赤塘关州西南五十里。相传后魏时有刘赤塘者隐此而名。《唐志》:忻州白马山下有赤塘谷,关因以名。○牛尾庄寨,在州西南九十里。《志》云:寨在白马山西,南路通静乐县。洪武七年,置巡司于此。又州西北五十里有寨西隘口,《志》云:即故云内镇,一名云内堡。又西北二十里有沙沟寨,洪武中,置寨西、沙沟二巡司戍守。忻口寨在州北五十里忻口山上。《土地记》:汉高出平城之围,还师至此,六军忻然,因名。旧有忻口城,相传即汉高所筑。隋大业十一年北巡,突厥围帝于雁门,援军至忻口,突厥解围去。五代周显德元年,攻北汉,符彦卿入忻州,契丹兵在忻、代间,为北汉声援者,退保忻口。《九域志》:秀容县有忻口寨,今半为民居,其半筑堡,为戍守之所。○猫儿寨,在州北忻水东,亦曰猫寨,元时戍守处也。明正统末,北寇深入,官军拒守于寨口,寇不能陷。
定襄县州东五十里。东北至代州五台县六十里。汉阳曲县地,晋置晋昌县,属新兴郡。后魏太平真君七年,省入定襄县。隋为秀容县地。唐武德四年,分秀容县地置定襄县,属忻州。宋熙宁五年省。元初复置。今编户二十里。○定襄城在县西南。刘句曰:汉阳曲县故城也。后汉末,移阳曲于太原界,于故城置定襄县,属新兴郡,以处塞下遗民。晋因之。惠帝析置晋昌县。后魏真君七年,省晋昌入定襄。永安中,为来安郡治。高齐郡县俱废,唐改置定襄县于今治。
肆卢城在县西北。后魏置县,以西近肆卢水而名。后齐省。又有三会城,在县西南,亦后魏所置。魏收《志》:肆卢县治新会城。太平真君七年,并三会入焉。魏主嗣泰常八年,如三会观屋侯泉。即此。
○圣阜山县东北二十里。又东北去五台县三十八里为接境处。其山挺然孤峙,上有温泉,圣阜水出焉。又丛蒙山,在县南二十五里,山甚高峻。山下有泉三穴,流合为一,曰三会水。○七岩山,在县东南十五里,其岩有七,故名。又东南十里为居士山,山有居士台,台上有浮图七级。○滹沱河在县北。自忻州流入,又东入五台县界。《志》云:县西北二十里有滹水渠,东北有通利渠,引滹沱水经县东北十五里神山下,又东南接牧马河,灌溉民田。
三会水在县南,出丛蒙山,东北流合圣阜水,又牧马水自忻州流合焉,同注于滹沱河。《水经注》:三会水出九原县西,东流经定襄,入滹沱水。是也。
○胡峪寨在县东北。向有巡司戍此,今革。《宋志》:代州有胡谷寨。
代州府东北三百五十里。东至蔚州三百六十里,东南至直隶真定府四百五十里,西南至忻州百七十里,北至大同二百六十五里。春秋时晋地。战国时赵地。秦为太原、雁门二郡之境。两汉、魏、晋因之。后魏亦为雁门等郡地。后周移肆州治此。隋改为代州。大业初,曰雁门郡。唐复曰代州。天宝初,亦曰雁门郡。干元初,复故。中和二年,置雁门节度治此。五代末,属于北汉后周显德初,侵北汉得其地,置静塞军,旋复失之,刘继元尝改置建雄军于此。宋仍曰代州亦曰雁门郡。金因之,亦曰震武军。元仍曰代州以州治雁门县省入。前朝洪武二年,州废为县。八年,复曰代州编户四十一里,领县三。
州外壮大同之藩卫,内固太原之锁钥。根柢三关,咽喉全晋。向以山川扼塞,去边颇远,称为腹里。自东胜弃而平、雁剥肤,河套失而偏、老震邻矣。嘉靖中,晋事日棘,太原建为重镇,州尤为唇齿要地秋防抚臣移驻焉。三关内边,东起平刑关石寨,西抵桦林堡老牛湾,延袤千余里,分为三路:宁武关为中路,雁门关为东路,偏头关为西路。东路则雁门关、平刑关之寇家梁、广武站,宁武关之阳方口,皆为冲要。然寇从平虏卫而下,犹有大同为外蔽。惟西路偏头关突出虏地,虽有老营堡、水泉营,相为犄角,而形势单外,西接套虏,仅隔一水,冬春之间,冰坚可渡也。盖东胜去偏关仅三百里,无东胜则敌之来路益多,偏头危迫,而自州以南,且不得安枕矣。然则代州与云、朔,利害相等,东胜不守,河套不复,未可谓云、朔之患切,而代州之患缓矣。○雁门废县今州治。汉广武县地,属太原郡地,东汉改属雁门郡。三国魏黄初二年,徙雁门郡南度勾注,治广武县。隋开皇十八年,以太子广讳,改曰雁门。唐、宋因之。元废。宋白曰:后汉雁门郡理阴馆,今勾注山北下馆城是。魏文帝丕移雁门郡南度勾注,治广武县,今州西广武故城是。后魏明帝诩,又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内,今州城是也。《城邑考》:州城洪武六年修筑,旧有西关,景泰、成化中,添筑东北二关城,今城周八里有奇。
阴馆城在州北四十里,汉置县,属雁门郡。《班志》注:县本楼烦乡,景帝后三年置县,后汉为雁门郡治,建安中废。三国魏青龙初,并州刺史毕轨以鲜卑轲比能军陉北,诱集塞下,鲜卑因进军屯阴馆,败绩。宋白曰:今州城为上馆城,而阴馆为下馆城,《魏志·牵招传》:招为雁门太守,通河西鲜卑附头十余万家,缮治陉北故上馆城,置屯戍以镇内外。或疑上馆亦在陉北,盖《招传》讹以下馆为上馆也。东魏武定三年,高欢娶于柔然,亲迎于下馆。魏收《志》:下馆即故阴馆城。
广武城州西十五里。《图经》云:在勾注陉南口之南,秦县,属雁门郡。汉七年,韩王信与匈奴谋攻汉,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王黄屯广武以南至晋阳。又高祖械娄敬于广武。即此也。《汉志》属太原郡,为北部都尉治。魏晋皆为雁门郡治。后魏徙县于上馆城,仍曰广武县,为雁门郡治,而废城亦曰古雁门城。唐武德八年,突厥寇广武,盖即雁门县也。○原平城,在州西,汉县,属太原郡。后汉属雁门郡,晋及后魏因之。魏收《志》:原平有阴馆、楼烦等故城。是也。高齐废。
善无城在州西北七十里。汉县,雁门郡治此,后汉为定襄郡治。宋白曰:秦始皇十三年,移楼烦于善无县,县盖秦所置,后汉建安中废。晋太元十一年,代刘头眷击破贺兰部于善无。即此。东魏天平二年,复置善无郡,治善无县,属恒州,后周废。又平城废县,在州西南,杜佑曰:后汉末所侨置也。晋仍属雁门郡,后魏复还治陉北云。
神武军城在州北。《唐志》:代州有守捉兵,其北有大同军,本名大武军。调露二年,曰神武军。天授二年,曰平狄军。大足元年,复曰神武军。其西又有天安军,天宝十二载置,亦曰天宁军。景福元年,李克用北巡,至天宁军,闻卢龙帅李匡威、振武帅赫连铎寇云州,乃遣将发兵于晋阳,而潜入新城是也。新城,见大同府。《志》云:州城中有通阜监,金大定中铸钱监也,今太仆寺置于此。
○勾注山州西北二十五里。一名勾注陉,亦曰西陉。有太和岭,当出入之冲,今置太和岭巡司于此。《志》云:州西北三十五里曰牛斗山,亦名牛头山,亦名累头山,山有七峰如斗形,又名北斗。山下有白龙池,其东即勾注陉也。夫勾注为南北巨防,州境诸山得名者,皆勾注之支山矣。今详见名山勾注。
雁门山州北三十五里。与勾注冈陇相接,故勾注亦兼雁门之称,一名雁门塞。稍东有过雁峰,巍然特高,其北与应州龙首山相望。又夏屋山,在州东北三十里,《汉志》注谓之贾屋山,贾与夏同音也。赵襄子北登夏屋,诱代王杀之,遂兴兵平代地,《尔雅》谓之下壶山。《括地志》:夏屋山一名贾毋山,在雁门县东北,与勾注山相接,山侧有西峨谷。又覆宿山,亦在州东北三十五里,形圆如星,州之主山也。俗名馒头山。凤凰山州南三十里。相传隋仁寿二年,凤见于此。一名嘉瑞山,有峰岩洞壑之胜。○黄嵬山,在州北。宋熙宁八年,辽人使萧素来议疆事,诏刘忱等会议于代州境上之大黄平,不决。沈括言疆地本以古长城分界,今所争乃黄嵬山,相远三十余里,不可许。辽人复舍黄嵬而以天池请,既而从王安石议,如辽人所欲得者,一以分水岭为界。凡山皆有分水岭,辽人意在妄取也,于是东西失地七百里,遂为异日兴兵之端。天池,见静乐县。
豺山在州西北故善无县境。晋元兴元年,柔然侵魏,自参合陂至豺山及善无北泽是也。明年,魏主筑豺山宫于此,自是数如此山宫,如别宫焉。○猎岭,在夏屋山东北。晋太元二十一年,慕容垂自将伐魏,至猎岭,遣前锋袭平城,破之。《志》云:山本名腊岭,后魏都平城,尝猎于此,因名。
○滹沱河在州西。自繁县西流入州界,又西南入崞县境。《三国魏志》:建安十年,凿渠自滹沱河入汾,名平虏渠。又宋雍熙二年,张齐贤知代州,契丹来寇,齐贤拒却之。契丹循胡卢南河而西,齐贤夜发兵,距城西三十里,列帜燃刍,寇骇而北走。胡卢南河,即滹沱河之讹也。雁门渠在州东南。《三国志》:魏牵招为雁门太守,郡治广武,井水咸苦,民皆远汲,招准望地势,因山陵之宜,凿原开渠,注水城南,民赖其益。今雁门山下有水,东南流经州城外东关厢,名东关水。又南入于滹沱,或谓之常溪水。
谷口河在州东南五十里。自五台县杨林岭发源,流经谷口村,故名。民多引流灌溉。《志》云:城西有三里、七里河,皆以去城远近之次为名。又州西十里有羊头神河,自州西北黄龙等池发源,分东西二河,与三里河、七里河,俱注于滹沱。又九龙河,在州西北三十五里。亦流入滹沱。
龙跃泉在州西北二十五里。《水经注》谓之云龙泉,出雁门西平地,其大三轮,泉源腾沸,因名。相传与静乐县之天池潜通。又豹突泉,在州北四十里,亦自平地涌出,厥势涌跃,其流俱达于滹沱。
○雁门关州北十五里。旧名勾注,亦曰西陉,在今关西数里,元废,后遂移置于此。两山夹峙,形势雄胜。盖即勾注故道,改从直路南出耳。关外有大石墙三道,小石墙二十五道,道北即广武站也。其隘口凡十八,东起水峪,以迄于平刑。西自太和岭,以迄于芦版口,皆有堡。正德十一年,督臣李钺复增筑土堡十一座于北口,在关东者七,关西者四。又于通贼要路,咸斩崖挑堑,间以石墙,防卫始密。《边防考》:雁门关城,洪武七年筑,周二里有奇。嘉靖中增修,万历二十五年复修筑,自古称雁门形胜,甲于天下。然广武当四达之冲,寇从大同左右卫而入,东越广武,则北楼、平刑之患急。西越白草沟,则夹柳树、雕窠梁之备切。嘉靖时,寇尝两次入犯,皆由白草沟、寇家梁而出。近建宁边楼于关外,威远楼于山巅,益以戍兵,尽杜其山梁窥伺之隙,雁门庶可无旁越之虞矣。余附详见名山勾注。○东陉关,在南三十里,所谓雁门有东陉、西陉之险也。元时,与西陉俱废。
广武营在雁门关北二十里。亦曰广武城,亦曰广武站。洪武七年创置,万历三年修筑,周三里有奇。其西十里为白草沟堡,又西二十里为八岔口堡,一名水芹堡。其东二十里为水峪堡,又东五十里为胡峪堡,东接繁县之马兰堡。《边防志》:广武当南北之冲,北去马邑县仅三十里,水峪堡与应州山阴县接界,相去不过四十里,内边东起繁峙县北楼堡界东津谷,西迄宁武界神树梁,凡百余里,中间白草沟、樊家坡、吉家坡、灰窑沟、寺儿滩等处,为极冲。其大小盐沟、马莲坪,山势颇峻,为次险。又城西之麻巾裂、寇家梁,城东之灰窑沟,又东之天圪老,皆嘉靖间贼尝内犯之径也。乐安镇在州北。唐大顺初,云州防御赫连铎,与幽州帅李匡威侵河东,引蕃汉兵攻雁门北鄙遮虏军,李克用遣李存信等击之,营于浑河川之田村,战于乐安镇,幽州兵皆溃还。五台县州南百四十里。东南至盂县百二十里。汉虑县,属太原郡。虑,读曰庐夷。后汉因之。晋废,后魏复置,讹为驴夷县,属永安郡。高齐改属雁门郡。隋大业初,改曰五台,因山以名也。唐属代州。宋因之。金贞四年,升为台州。元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复为五台县,属太原府。八年,改属代州。今城周三里,编户十五里。
○虑城在县治东北,汉县治此。西晋末,南单于铁佛刘武居于新兴、虑之北,谓此也。又张公城,在县北五里,相传石勒将张平所筑。又有仓城,在县西南三十里之白村,周百三十步,盖魏、晋时储积处。魏收《志》驴夷有仓城是也。近《志》作苍城。
○五台山县东北百四十里,北接蔚州界。回环五百余里,有五峰并耸。唐大历初,造金阁寺于五台是也。今详见名山五台。
○滹沱河在县西南三十五里,自定襄县流入界,又东南流入盂县界。《志》云:县西三十里,有泉岩河,平地发源,流入滹沱。
虑水在县东南十里。《志》云:源出县西北十五里王村,环县东南,一名县河,与县东北阳河合入清水河,注于滹沱,汉以此水名县。明天顺中,知府李华导民引虑为渠以溉田,曰丰乐渠。○阳河,在县东北四十里,平地涌出,西南合虑水。又清水河,出县东北百六十里华岩岭,西南流,虑水及阳河俱流合焉,注于滹沱。
○饭仙山口县东北百二十里,有巡司戍守。其西南二十里为狐野口,西北二十里为赵滕口。又大峪口,在县东北五十里,路通直隶阜平县,西通崞县,有大峪巡司。县东南六十里又有高洪口,南接石佛口,北连大峪口,路出阜平县关口山,有高洪口巡司戍守。《志》云:石佛谷口,在县东南五十里。
繁县州东北七十里。西北至大同府应州百七十里。汉繁县,属雁门郡,后汉及晋因之。后魏拓跋筑宫于此,曰繁宫。东魏天平二年,置繁郡,后周郡县俱废。隋开皇十八年,复置繁县,属代州。唐、宋因之。金贞三年,升为坚州。元因之。明洪武二年,复为繁峙县,讹为峙也,属太原府。八年,改今属,编户十九里。
○武州城即今县治。汉置繁县,建武九年,杜茂击卢芳将贾览于繁,败绩。晋咸康三年,代王什翼犍僭位于繁北,后因置宫于此。东魏武定初,置武州,领吐京郡、齐郡、新安郡,并寄治繁城内。后齐改为北灵州,寻废。胡氏曰:汉初繁县置于武州城,此亦晋永嘉中所迁也。《金人图经》:城三面枕涧,东接峻坂,极为险固,故曰坚州。
卤城县东百里。汉卤城县,属代郡。后汉改属雁门郡,建安中废。其地多卤,因名。故城周三里有奇。又东五里有齐城,或以为东魏之齐郡城也。○人城,在县北,汉县,属太原郡。,音琐,又山寡切。高帝七年,周勃从上击反韩王信于代,降下霍人,前击胡骑,破之于武泉北。后汉省。晋复置,属雁门郡,后省。《正义》曰:霍人即人也。武泉,见大同府下。
○泰戏山县东北百二十里。《山海经》:大戏之山,滹沱水出焉。或讹为泰戏山。郭璞谓之武夫山,又讹为氏夫山,或谓之戍夫山。有三峰耸立于平川之内,俗又谓之孤山。《说文》:泒水出雁门人戍夫山,东北入海,盖以滹沱为即泒水也。泒读狐。《一统志》:泰戏山俗名小孤山。又有大狐山,在县西北五十里,近法池口。《通志》:泰戏为大孤山,其东又有小孤山,恐误。
茹越山县北二十里有谷,路通大同应州。山下旧有茹越镇,亦曰茹越口,为戍守处。县东北百里又有平地岭,亦北出大同之道也。○宝山,在县东南九十里,有南冶谷,路通直隶唐县、定州之境。《志》云:县东南八十里有白憨山,山势耸拔崎岖,陟者难辨方向,因名。又有华岩山,在县东九十里。
○滹沱河在县城北。《志》云:出泰戏山,有三泉并导,西南流三里,而玉井泉流合焉。亦名青龙泉。又西流数里,复有三泉流注之。又西流至砂涧东,合北楼口水,又西流合华岩岭水,至城北,又西入代州界。下流至直隶静海县入海,盖河东河北之大川矣。○郎岭关县东百里。旧名狼岭,路通应州,属振武卫戍守。《通志》:崞县石佛峪西北有郎岭关,洪武七年,千户王原所筑。
平刑岭关县东百四十里,路通灵丘县,本名瓶形寨。宋沈括曰:飞狐路有道从倒马关出,却自石门子冷水铺入瓶形、枚回两寨间,可至代州。是也。《金志》:县有瓶形、梅回等镇,梅与枚通,盖与瓶形相近矣。今关有岭口堡,西去雁门关二百三十里,东至灵丘不过九十里。北出大寨口,至浑源州,亦九十里。南至直隶阜平县二百里。嘉靖二十年,寇由此越塞而出,因增设官军戍守。《边防考》:堡城正德六年筑,嘉靖二十四年、万历九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自此而西二十里。曰团城子堡。又西北二十里,曰大安岭堡。又西北二十里,曰车道口堡。大安堡南六十里,曰沙涧驿。又西南至县,凡四十里。本关为东路之门户,东控紫荆,西辖雁门,与团城子等堡分管内边百二十四里,关北平安お及大安岭一带俱寇冲。嘉靖间,寇每由此入犯,繁峙、代州,保御为切。
北楼口堡在县东北百二十里。堡城正德九年筑,嘉靖二十三年、万历五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,备兵使者驻焉。所辖边二百五十三里,东起平刑界石窑庵,西抵广武界东津口,皆近腹里。山南一带,层峦茂林,为内地障蔽。堡城地势宽平,土田饶沃。然东有正峪口,西有白道陂,俱为冲要。堡东三十里曰凌云口堡,东南接大安岭,凡百里。其西三十里曰大石口堡,北去应州止三十里,宋杨业自云、应引还,欲出大石路。入石碣谷,以避契丹兵锋处也。其北又有石跌路,乃西趋雁门之道,或曰即崞县之石峡口也。
小石口堡在大石口西五里。堡城正德九年筑,万历二十八年增修,后又增筑北关,今城周二里有奇。西二十里为茹越堡。又西二十里为马兰峪堡,堡北至山阴县三十里。其西十五里,即代州之胡峪堡也。《边防考》:小石口辖凌云、大石、茹越、马兰等四堡,分管边一百有六里。堡东麻森岭、土胡同、白道陂、牛巢峪等处,山谷平漫,嘉靖中,寇入犯堡南黄草坪及龙王堂、板铺岭,俱由此逸出,盖冲要地也。
崞县州西南六十里。西南至忻州百四十里。汉崞县地,属雁门郡。后汉末废。晋复置,仍属雁门郡。后魏永兴二年,析置石城县,属秀容郡。东魏置廓州。北齐改为北显州。后周州废。隋开皇十年,改石城曰平寇,属代州。大业初,复曰崞县。唐、宋因之。元曰崞州。明洪武二年,改州为县,属太原府。八年,改今属,城周四里有奇,编户三十八里。
○崞县故城在县西三十五里。汉县治此,晋因之。后魏改为崞山县。东魏天平二年,县属繁郡。后齐省入石城县。《隋志》:东魏于石城县置廓州,领广安、永定、建安三郡,俱寄治崞山城内。后齐废郡,改置北显州。后周建德六年,平齐,齐定州刺史高绍义复据北显州,周兵击之,拔显州,进逼马邑,即北显州也。隋因旧名,改石城为崞县。大业十一年,北巡,突厥来袭,帝驰入雁门,齐王柬以后军保崞县,即今县治。唐干符五年,沙陀李国昌等焚唐林、崞县,入忻州。元致和元年,燕帖木儿作乱于大都,上都诸王忽剌台等引兵入崞州,时县升为州也。
云中城县西南七十里。后魏末,侨置云中郡,领延民、云阳二县,盖魏主修永熙二年所置。《隋志》:云中城,东魏时侨置恒州,寻废。后为芦板寨城。今为芦板寨口堡,设兵戍守。南至忻口二十里。○唐林城,在县南四十里,唐武氏证圣元年,分五台、崞县,置武延县。景云初,改为唐林县。五代梁改曰白鹿县。石晋曰广武县。宋省入崞县。又楼烦城,《志》云:在县东十五里,石赵时置。魏收《志》:雁门郡原平县有楼烦城,章怀太子贤曰:故城在崞县东北,元魏主如楼烦宫,宫盖置于此。杜佑亦曰:崞县,东有楼烦故城。
○崞山县西南四十里。汉以此山名县。《后魏纪》:太武保母窦氏葬崞山,别立寝庙,故累代皆致祀。文成帝太安三年,畋崞山,遂如繁。献文帝宏皇兴二年,亦畋崞山,如繁。孝文帝宏太和初,自白登如崞山。明年,复如崞山。自是三年至六年,皆亲往焉。十五年,始为定制,惟遣有司行事。《水经注》:崞川水出崞山县故城南,西流出山,谓之崞口,故崞县亦有崞口之名。○大涯山,在县东南四十里。山形森秀,如芙渠然,一名莲花峰。又有五峰山,在县东二十五里,以五峰并峙而名。又有黄嵬山,在县西南七十五里。
石鼓山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志》云:县东南有福寿山,山之左即石鼓山。魏收云:秀容县有石鼓山。是也。后魏长广王初,河西贼帅纥豆陵步蕃败尔朱兆于秀容,南逼晋阳,高欢与尔朱兆合击,大破之于石鼓山。是也。
扬武谷县西三十里。扬一作羊,或作阳。自昔戍守要地也。唐大历十三年,回纥入寇,代州都督张光晟破之于羊武谷。五代唐清泰三年,石敬瑭据河东,求援于契丹,契丹将兵自扬武谷而南。石晋开运三年,契丹寇河东,刘知远败之于扬武谷。盖雁门西偏之要隘也。《九域志》:崞县有羊武寨。刘份曰:代州扬武寨,其北有长城岭,今为扬武峪口堡,南至扬武村三十里,西至芦坂村寨四十里,设兵戍守。堡南又有扬武上下关。○石佛谷,《志》云:在县西北三十里,北接朔州界。元末用石垒寨,明初因之,南通庙岭,即夹柳树堡也。其西北有郎岭关。
○滹沱河在县东南。自代州流入境,又西南入忻州界。又县南有扬武河,源出县西五十里太子,东流入于滹沱。○七里河,在县北,南流入于滹沱河。又有龙泉,在县西北,有二源,北曰上龙泉,南曰下龙泉,流分三派,合流而入于滹沱。
○宁武关县西北百十里。北接朔州,南通静乐县界,旧为宁文堡,在今关城西一里。景泰元年,创筑今关,东至代州百七十里,西去岚县百六十里,成化初增修。正德八年,虏由大同入犯宁朔、倒马诸关,议者欲调大同兵守宁武,枢臣以为宁武三关,所以蔽山西,而大同所以蔽宁武,若守宁武,是自撤藩篱,非计也。然自是以后,防维益重。隆庆四年,又加修筑关城周七里余,帅臣建牙于此,据险扼吭,屹为保障。关东北二十里曰杨方堡,堡城创筑于嘉靖十八年,万历四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近堡有西沟口、苦参お,为极冲。自堡北至朔州,不过四十里,不惟宁武要冲,亦为三关翰蔽。大同有事,以重兵驻此,东可以卫雁门,西可以援偏、老,北可以应云、朔,盖地利得也。《边防考》:宁武关分辖扬方、朔宁、大水口三堡,分管边四十余里。其朔宁堡在关东三十里。大水口堡在关西北三十里,亦曰狗儿涧。北有马安山、灰泉梁。嘉靖间,寇由入犯岢岚州一带,亦防御之要地也。
盘道梁堡在宁武关东百里,有新旧二城,旧城创筑于嘉靖三十二年。万历十三年增修。二十二年,以旧城地势低洼,又改筑新城于边内,周一里有奇。虽高踞山巅,而汲水外沟,且砂土脉松,墙垣易圮。堡西十里曰夹柳树堡,中间有骆驼梁为贼冲。又西十五里为雕窠梁堡中间有火烧沟,为贼冲。火烧沟之东,又有卧羊坡,地平坡漫,寇易驰突,因设燕儿水堡于其地。自雕窠梁而西二十里,曰玄冈堡,堡西去宁武关五十里,中间有金家嘴,为贼冲。又自盘道梁而东十里,曰小莲花堡,亦曰吊桥岭,东接代州之八坌堡,凡十五里。《边防考》:自盘道梁已下凡五堡,分管内边四十八里。
神池堡在宁武关北三十五里。嘉靖十八年筑,万历四年增修,周五里有奇。堡东通朔州井坪所,西南通岢岚之三岔、五寨等堡,商贩咸集于此。其东曰圪老罐堡,近堡有靳家お等冲。嘉靖间,寇由此入犯堡南温岭、青羊渠诸处。其北曰石湖岭堡,又东北为西沟口堡。近堡有涧平、西沟二水门,阔皆丈余,中竖石栅,以防零寇。自神池堡以下,共四堡,分管内边四十里。
八角堡宁武关西北七十里,西北至偏头关九十里。弘治二年筑,万历十五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。堡北二十里有野猪沟堡,为最冲。东有干柴沟堡,又有长林堡,在八角堡东北六十里,嘉靖四十五年筑,东面靠边,三面长七十八丈。初属岢岚,后改属宁武,东去朔州界五里,北至老营堡三十五里,近堡有暗门,大庄窝、石湖,水口三处为最冲。盖堡当南北孔道,旁多蹊径,若寇从大同之乃河堡,与西路老营之贾家堡,犯五寨、三岔诸处,长林其必由之道也。《边防考》:八角所与所辖三堡,分管边四十里,东西与大同老营接壤,据山负险,寇不易犯。惟野猪岭之两山,长林堡之左右平漫,易于驰突,不可不备。
利民堡在宁武关北八十五里。弘治二年筑,嘉靖二十七年、万历四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。东去朔州六十里,北至老营堡九十里,备兵使者驻焉。所辖边二百九里,东起广武界八岔堡西之神树梁,西尽老营堡东之地椒峁,为中路之要害。而堡东曰得胜堡,西曰勒马沟堡,北曰蒋家峪堡。得胜口有牛筋肢湾、小道坞、荞麦川,俱为寇冲,盖寇从大同、威远、平虏而下,即荞麦川也。又勒马沟,有赤谷村等冲。嘉靖间,寇每由此入犯兴、岚一带,盖堡境平衍,无险可恃也。《边防考》:利民堡与所辖得胜三堡,分管边四十里。
黄花岭堡在宁武关北二十里。又北十五里即神池堡也。又土棚堡,在宁武关北六十里,又西十里即义井堡,俱嘉靖中置。旧《志》:宁武东路有大河堡。又东北则杨方堡也。宁武而西,则宁文堡,又西则三马营堡,又西南则西镇堡,相为犄角。
石峡寨在县东北。今为石峡口堡,与杨方堡相近,即雕窠梁堡也。嘉靖十三年,督臣任洛自雕窠梁至达达墩,筑边八里有奇。议者谓杨方堡以西,大川通谷,平漫无险,为云、朔、忻、代、岚、石之径道,寇每由此入犯。十八年,督臣陈讲乃弃旧边,寻王野梁废迹修筑,东起杨方,经温岭、大小水口、神池、荞麦川,至八角堡,为长城百八十里,中间堑山堙谷,环以壕堑,险始可恃。二十三年,督臣曾铣复增筑高厚云。
土登寨在县西北。东魏武定元年,高欢筑长城于肆州北山,西自马陵,东至土登。宋雍熙三年,契丹寇代州,张齐贤却之,虏北走。齐贤先伏步卒二千于土登寨掩击之,契丹大败。《九域志》:崞县有土登寨。登,《北史》作登,土邓反。
附见:振武卫在代州治东南。洪武二十三年建。雁门守御千户所在雁门关。洪武七年建所于此,属振武卫。
宁武守御千户所在宁武关。宏治十一年建,详见前。
八角守御千户所在八角堡。嘉靖二年建。见前。
岢岚州府西二百八十里。南至永宁州二百五十里,西北至保德州二百里,东北至大同府朔州二百四十里。
春秋时晋地,后为楼烦胡所据。赵灭楼烦,因为赵地。秦属太原郡。汉因之。后汉末,为新兴郡地。魏、晋因之。后魏末为岚州地杜佑曰:州治在今静乐县。隋属楼烦郡。唐属岚州。宋太平兴国五年,析岚州岚。谷县置苛岚军。金大定二十二年,升为州。元初为管州地,后为岚州地。明洪武七年,复置岢岚县,属太原府。九年升为州编户十一里,领县二。今仍曰岢岚州。
州控大河之阻,居四山之中,捍御边陲,形势雄固。
○岚谷废县今州治。汉汾阳县地也。后汉以后,其地大抵荒废。后魏末,为岚州地。隋为静乐县地,又置岢岚镇于此。唐为岢岚军。刘句曰:唐初宜芳县地也,有岢岚军。长定三年,分置岚谷县。神龙二年省。景龙中,张仁徙其军于朔州,留者号岢岚守捉,隶大同军。开元十二年,复置岚谷县,隶岚州。《新唐书》:高宗永淳二年,以岢岚镇为栅,长安三年,改为军。是也。五代唐复置岢岚军,周广顺二年,府州防御使析德拔北汉岢岚军,以兵戍之。宋仍置军于此。金为州治。元州县俱废。明初复置岢岚县,寻升为州。今州城周六里有奇。
遮虏城在州东南。唐遮虏军也,亦曰遮虏平。干符五年,以振武帅李国昌为大同帅。国昌不受命,与子克用合兵陷遮虏军,寻攻岢岚军,陷其罗城,败官军于洪谷。《志》云:洪谷东北有遮虏平,时置军于此。○孤苏戍城,在州东北十里,相传北齐所筑,遗址犹存。○岢岚山州北百里。高二千余丈,长百余里,与雪山相接。《一统志》云:蔚汾水出岢岚山,似误。又雪山,在州东北七十里,高三十里,长三十里,有东西二山,即岚、朔之分界。《一统志》:雪山在州东北四十里。○长城山,在州东三十里。山下有白龙泉,流合苛漪河。《志》云:州西有焚台山,地中出火,因名。山上又有火井。
巨麓岭州西南五十里,西南至兴县六十里接境处也。山多松,一名万松岭,或谓之松子岭。宋靖康初,析可求援太原,道出松子岭,为金人所败处。○乏马岭,在州东四十里,山岭高峻,马经此辄疲乏,因名。《志》云:巨麓岭、乏马岭下,皆有水流入岚漪河。
○岚漪河在州城西南,源出州东五十里黄道川北之分水岭,经乏马岭西,与舟道沟水合流。又西南合巨麓岭水,西流经兴县界入大河。○名源水,在州北五十里,亦西南流入于黄河。
○洪谷保隘州南四十里。唐末,李克用败官军于洪谷。即此。胡氏曰:岢岚军南有洪谷,今为洪谷保隘,路出永宁州。又天涧堡隘,在州北五里,路通大同、朔州,两山并峙,深狭如涧,因名。○于坑保隘,在州西北八十里,路通保德州。《志》云:州东北四十里有三井镇,明初置巡司于此,今革。五寨堡在州北。东去宁武关神池堡八十里。堡城嘉靖十六年筑,万历八年增修,周四里有奇,镇西卫五所屯牧于此,故名五寨。四野平旷,居民蕃滋,寇往往窥伺。又逼近芦芽山,丛木茂林,寇易啸集,防守不可不密。○三岔堡,在五寨北五十里,堡城嘉靖十八年筑,万历九年增修,堡当四达之冲,偏关商旅,尽出其途,亦要地也。
岚县州东南百四十里,东北至静乐县九十里,东南至文水县百七十里。亦汉汾阳县地。隋为静乐县地,隋末置岚城县。唐武德四年,置东会州治焉,又改县为宜芳县。六年改置岚州。天宝初,曰楼烦郡,干元初复故。宋仍曰岚州。金因之,亦曰镇西军。元至元二年,州县俱省入管州。五年,复置岚州,以宜芳县省入。明洪武二年,降为县。九年,析置岢岚州,以县属焉。编户十里。
○合会城在县西南。《唐志》:武德四年,分宜芳县置合会、丰润二县,属东会州。明年,省丰润入宜芳。六年,县属岚州。九年,又省合会入宜芳县。○秀容城,《通志》云:在县南三十里。《通典》:宜芳县有古秀容城,即汉汾阳县。或曰:城盖刘渊所筑,渊姿容秀美,因以名其城云。
○铜鼓山县南四十里,山险峻。又大方山,在县西南六十里,山下有白龙池,亦名白龙山。又黄山,在县西二十五里。《志》云:县四境绵邈,山谷丛杂,有白龙、铜鼓、鸡缺、势要等山,俱称险阻,盗贼往往潜匿其间。又尖山,亦在县西。《志》云:蔚汾水所出。
羊肠坂在县东。《水经注》:汾阳故城积粟所在,谓之羊肠仓,有羊肠坂,石磴萦纡,若羊肠焉。《唐志》:岚州界有羊肠坂。皇甫谧《地里书》:太原北九十里有羊肠坂,崔颐引以对隋炀帝。《通释》云:岚州羊肠坂,盖与交城县羊肠山相近。
○大贤河在县南。《志》云:源出县南四十里柳峪村,东北流至静乐县之楼烦镇,入于汾水。又蔚汾水,在县西,源出尖山,流经州境,入兴县界,注于大河。○清水河,在县东,源出县北四十里双松山,流经静乐县之楼烦镇,入汾水。
二郎关县北二十五里。有土城,周一里。元大德十一年,置巡司于此。明洪武十八年修筑,仍置巡司。今革。○天村寨,在县北三十五里,有城周二里。洪武九年,调镇西卫官兵戍守。今罢。
乏马岭寨在县北六十里,与岢岚州接界,有城周三里。洪武九年,亦调镇西卫官兵守御,今罢。○宁武寨,或曰在县西。唐干元中戍守处,后置军于此,曰宁武军。干符五年,李国昌陷遮虏军,进击宁武及岢岚军,盖即此。胡氏曰:妫州怀戎县西有宁武军,盖国昌遣兵东西肆略也。
兴县州西五十里。北至保德州百五十里,西南至陕西葭州六十六里。汉汾阳县地。后齐置蔚汾县,属神武郡。隋大业四年,改县曰临泉,属楼烦郡。唐武德四年,又改县曰临津,属东会州,寻属岚州。贞观元年,复改为合河县。宋因之。金末升为兴州,属太原府。元仍旧。明洪武二年,降为县。九年,改今属。今城周一里有奇,编户十二里。
○合河城县西北六十里。唐县治此。宋元丰中,徙治蔚汾水北,即今治也。或曰:今县东南六十里有故临津城,盖唐初县尝治此。○太和废县,在县北,隋末置。唐初属东会州,寻属岚州。九年省。贞观三年,复置太和县。八年,又省入合河县。
○石楼山县东北五十里。一峰孤耸,峭壁端直,百丈有余,四围不可攀援,惟向北一小径,盘回可达峰顶,俯视群山,若丘垤然。一名通天山。后汉阳嘉中,使匈奴中郎将张耽等击乌桓于通天山,大破之。后魏主和平三年,石楼胡贺略县及长安,镇将陆真讨平之。高齐天保五年,齐主自离石进讨山胡,一军从显州道,一军从晋州道夹攻,大破之,遂平石楼。石楼绝险,自魏世所不能至,于是远近山胡,莫不慑服。是也。显州,今见汾州府六壁城。
合查山县东南八十里。峰峦耸异,下有龙池。又采林山,在县西南六十里,峰岩高峻,甲于群山。又县西百二十里,有紫金山,泉石颇胜。
○黄河在县西五十里,自保德州流入境,又南入汾州府临县界。
蔚汾水县南十五里。自岢岚流经此。县治东有通惠泉,自崖阜间分三穴涌出,西南合蔚汾水。又西南流,达于大河。○南川河,在县东南八十二里,源出合查山,经县南五十里,合蔚汾水。又有湫水,亦出合查山,西南流入临县界,下流注于大河。
○合河关县西北七十里。宋白曰:蔚汾水西与黄河合,故曰合河。有合河津,唐置关于此。赵《聚米图经》:关在府州东南二百里。唐开元九年,并州长史张说出合河关,掩击叛胡于银城连谷,大破之。宋庆历元年,赵元昊陷丰州,遣兵分屯要害,以绝麟州饷道。议者请弃河外,保合河津,即此也。银城连谷,见陕西神木县,余见榆林卫。○蔚汾关,在县东,《唐志》合河县东有蔚汾关。盖以蔚汾水为名,后废。
黑峪口县西五十里,即黄河官渡,路通陕西神木、柏林等处。嘉靖四十三年,套寇由此踏冰突犯。隆庆元年,套寇复由此南犯石州,旁略县界。盖县之要防也。○界河口,在县东六十里,路出岢岚州,置有巡司戍守。又孟家谷,在县西南五十里黄河口,路出陕西神木县,亦置巡司于此。其相近者,又有穆家峪,旧亦置巡司,今革。
附见:
镇西卫在岢岚州治西,洪武七年置。
保德州府西北五百里。南至汾州府永宁州二百七十里,西南至陕西葭州二百二十里,东北至河曲县百二十里。春秋时晋地。战国属赵。秦属太原郡。两汉因之。晋以后荒弃。隋、唐时,为岚州地。宋淳化四年,置定羌军。景德初,改保德军。金大定二十二年,升为州。元因之,属太原路。明洪武七年,改州为县。九年,复为保德州编户五里,仍属太原府。
州迫临黄河,密迩西徼,一有不虞,自河以东,如捧漏卮矣。故西境之防,河曲而下,州其次冲也。
○保德废县今州治。自昔未有城邑,宋始置军于此,与河西麟、府诸州相应援。金大定十一年,于军城内置附郭县,仍曰保德,寻改军为州。元省县入州。明因之。永乐十一年,修筑土城,东西南三面临深沟,北临大河。万历二十年、三十年,俱增筑。《边防考》:州与陕西府谷县止隔一河,先年寇由柳沟、驴皮窑等处,入犯州境,直至河曲一带,俱被荼毒,故汛守为切。今州城周七里有奇。
芭州城在州东北,元初置芭州,属太原路。至元初省入保德州。《志》云:州本置于黄河北岸,后圮于河,遗址仅存。今见陕西府谷县。
○翠峰山州东八十里,形如覆斗,松柏蔚然,州之镇山也。又有赤山,在州东十里。
○黄河在州城西北,与陕西府谷县隔河相望,东北接河曲县界,南接兴县界。套寇入犯,侵轶为虞。《宋志》保德军有大堡、沙谷二津,盖大河津渡处也。
○保马水关州东北百里,有土城周一里余。洪武九年,置巡司于此。《志》云:州东北二十里有水寨,地名义门村,黄河中流,巍然屹立,高二十八丈,周围如之,旧尝置寨于此。
附见:
保德州守御千户所在县治东南。宣德中建。